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2章 實在難解

走出竹樓,姜佛桑忽然駐足。

望著前方茫然的夜,突然問了句,“菖蒲,你說,我還活著麼?”

菖蒲嚇了一跳,本能答道:“自然!”

姜佛桑搖了搖頭:“近幾年我時常想,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它是真實存在的麼?它看著廣闊無邊、真實無比,但有沒有可能,這只是一場幻夢,別人隨手搭建,隨手亦可毀去,不知什麼時候它就碎成了齏粉。這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人,活生生的人,說沒有便可以沒有。”

停了停,自言自語道:“或許我也早就死了,死在那個山頭……”

“女、女君……”菖蒲駭然地看著她。

姜佛桑卻突然笑了起來,笑聲幽咽孤清,許久才停。

她屈指拭了拭眼角,踏上九曲橋,頭也不回地走進夜色深處。

既如此,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哪怕她已經死了,哪怕明日她就將死去,至少今日,她也要順從自己的心意而活。

她偏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不需明燈,不需陪伴,不需見證,好好壞壞,她都會一個人走下去。

自姜記入駐逐鹿城,短短三年不到,商鋪已遍及整個南州。

除了最初起家的百貨鋪、炒菜店、傢什鋪,此外還增設了蠟坊、紙坊、陶作、瓷作、漆作、木作、金玉作……總之,日用諸物、無所不包,服玩精奇、奢侈畢集。

最富盛名的當然還數萬錦園。各種精緻絕倫的名貴織物,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南州亦有桑蠶,但因技術所限,種桑養蠶的人並不多,當地更為盛產的是竹布和棉布。至於錦緞繡品這些,都要遠赴中州亦或從西邊的滄州販運,購之甚難,貨之亦甚貴。

購入之後,除了在本國買賣,還要與遠道而來的海上諸國進行貿易,往往供不應求。

而今是不必了。自姜記開了風氣之先,南州如今是蠶桑大興,越來越多的百姓投入絲織生產。

姜記還慷慨地將優良的種桑和新蠶以及先進的繅車、織機等與當地織戶分享,讓他們不必經歷漫長的更新迭代,直接來了個大跨越。

萬錦園的管事陳縑娘尤其大方,不僅在多地遴選織孃親自教授技藝,還將多種織品的織譜公之於眾……

正所謂吃水不忘打井人,如此一來,誰人不念姜記的好?

姜記就這樣以極快的速度站穩了腳跟並遐邇聞名。

初時,有那麼幾位本土的豪商大賈,見其竟有如此紅火之勢,心生妒恨,欲聯手將這個外來唸經的和尚排擠出南州。

結果一打聽,其背後竟是競都王府……只得收手。

直到後來才知曉,姜記的家主似與琦瑛妃沾親帶故,姜記總管事良爍的生母更是琦瑛妃之乳母。

良爍是個八面玲瓏、交遊廣闊的人物,跟誰都能打上交道、說上話。

而今他母親仙逝,前來弔祭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高門顯貴。

停靈整三日,良媼終於入土為安。

此時距離元日只剩兩天了。

良媼入葬,姜佛桑不可能不來相送,但良府門前車水馬龍,參加送葬的人把大道都堵塞了,便未曾露面。

待一應事宜忙完,才在良爍陪同下去了飛來寺,為良媼供奉往生牌位。

良爍去見方丈,姜佛桑則去見了另一個人。

飛來寺在逐鹿城南、合蘭江北岸,寺東南有浴日亭,登以望遠,淼茫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