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白大褂的是伙房的服刑人員, 在他們身後還有三個推著滿滿一車白麵,面是用塑膠袋裝好的;細看時還有餃子餡,也是用袋裝好的。
一個穿白大褂的犯人手裡拿了張名單。其餘的犯人是分年貨的。他叫一個人的名字,便有一個犯人過去領,每人一袋日面提前稱好的。
每袋面4斤8兩面,是從除夕晚上到初七的早晨吃餃子的面,每頓接6兩計算。
餃子餡先分的是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的,每人兩袋,每裝半斤, 一袋是豬肉餡的,一袋是羊肉餡的。
老犯人在我們的前面,領到的都興高采烈,不分前後,每人都有。老犯人領完了,又讓我們按名字領。
這個場面是沒來監獄前想也想不到的。 對於一個犯了法的人民罪人能享受到政府如此待的遇真是格外的歡喜。
我們領到了麵粉和餃子餡,但沒有做的傢伙,老犯人大都提前知道要發麵粉和餃子餡,所以都提前在旋風爐子上用鋁壺和鐵盆等傢伙坐了上了水,也提前準備了案板、菜刀、擀麵杖、當飯鍋用的飯盆、笊籬等,只有我們沒有這些物品。
我來時用的臉盆是生鋁的。我告訴同號的他們:“我的臉盆貢獻出來,先用熱水煮煮,殺殺菌就能煮餃子了。”但其他的東西還是沒有。
就在這時聽見汪民在下面喊:
“林峰,每個號派兩個人下來,領傢伙了。”我往下一看,下面擺了許多和洗臉盆一樣大小當鍋用的不鏽鋼盆,還有案板、面柸、擀麵杖和菜刀。
真沒想到政府對我們關懷的如此周到,就那個年代,許多山區的農民也不一定有我們吃得豐盛。
我們每個號下去兩個人,每個號都領到了兩把菜刀,兩個用來煮餃子的鋼盆,兩個擀麵杖,以及兩個案板,兩個面柸,兩個飯勺,兩個笊籬,大家高興的合不攏嘴,尤其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犯人更是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那個案板有一尺寬、兩尺長,擀麵杖有一尺多長,用起來十分順手。東西拿到手後,我要求大家自由組合,每組兩人,正好擀麵皮的擀麵皮,捏餃子的捏餃子。
我和關部一組,關部會捏,我只管擀麵皮。可是原來號裡是10個人,組合搭配剛好,現在因為號長戚中放假不出工了,號裡11個人,組合時多出一人。
這個人正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犯秦存。沒人組合秦存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秦存不乾淨,天天幾乎懶得怕洗臉,在外販賣煤球的黑灰深深滲進了他臉上粗糙的 毛孔裡;第二個是他的飯量大,平常吃飯時他老嫌他盆裡的菜少。
吃饅頭幾乎就兩口嚥到了肚裡,然後端起盆裡的菜
“咕嚕”一下就倒進了幾乎無底的肚裡。過年分到的吃食有限,誰找他就會餓肚子。
秦存一手提著給他發的白麵,一手提著餃子餡,身子躬成了弓形,可憐巴巴地站在那兒祈求地看著每個人,但都沒人看他,我覺得心裡不忍,就放下手裡的擀麵杖,說
“秦存,要不你加入我們一組?”秦存一看有人要他 ,幾乎像孩子一樣歡呼起來:“好啊,林峰真好!”並立即把他的麵粉和餃子餡遞給我。
“哽!哽!哽!”關部拿起我擀麵皮的擀麵杖急切地敲著案板:“哎,哎,哎!林峰,組合憑自願的,這不是你副號長說了算,我不願意!”我看看關部,知道關部的意思,就有些祈求,好像我是秦存一般:“關大人啊,出門在外行行好吧,你看他也是挺可憐的,大不了我少吃幾個餃子。”人都是右側的隱之心的,關部把擀麵杖遞給我,頭往外一扭,算是默許吧。
我伸過手拿過秦存的麵粉和餃子餡:“秦存,包餃子的事交給我和關部了,你沒事就在樓道口看看老犯人煮完餃子有閒地就把盆坐上,水開了叫我。”並擠擠眼睛讓秦存離開,免得他在關部面前頂眼。
我擀的餃子皮不是那麼圓,也厚薄不一。這和媽媽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