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太后仔細打量秦笑笑,觀她神態自若看不出一絲慌亂,一時看不出她是心思深沉還是無所畏懼,便沉聲問道:“可知哀家召見你所為何事罷?”
秦笑笑暗道一聲“來了”,微微躬了躬身:“民女知曉。”
景太后似乎來了興趣,追問道:“哦?那你說說哀家為何召見你。”
秦笑笑心念一轉,覺得太后娘娘不會閒到明知故問,乾脆決定冒險一回:“民女出身寒微,配不上護國公主府的門第,然太后娘娘心疼鯉哥哥,不忍心教鯉哥哥難過,便召見了民女,看民女身上是否有可取之處。”
景太后眼眉輕挑,從鼻子裡發出一聲輕哼:“自作聰明。”
秦笑笑看得出她沒有真的生氣,識趣的說道:“是民女妄自揣測,懇請太后娘娘恕罪。”
不知道看她順眼了,還是覺得為難一個小姑娘沒意思,景太后吩咐覃嬤嬤:“賜座。”
覃嬤嬤領命,親自搬來一個繡墩放在了離景太后近一點的位置,客氣的招呼秦笑笑:“秦姑娘請。”
“多謝太后娘娘。”秦笑笑向太后行禮謝恩,又對覃嬤嬤福了福身以示謝意,才舉步上前坐在了繡墩上。
從青山村騎快馬趕到皇宮,一路上沒怎麼歇息過。到了永寧宮又在外面站了將近一個時辰,眼下還要打起精神應付景太后,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
這會兒坐下來,她痠痛的腰背和僵直的小腿舒緩了不少,緊繃的神經也稍稍放鬆了些,臉上就不自覺的顯露了幾分。
景太后看在眼裡,心道還是個孩子呢,敢一個人來見她還能應對得體已是難得了。如此想著她打消了刁難小丫頭的念頭,語氣變得平和:“你和鯉兒是如何相識的?”
關於秦笑笑的事,昨晚她就從景珩和護國公主那裡打聽到了不少。只是瞭解的還不夠詳細,今日見到了人,可不得問個透徹。
秦笑笑察覺到景太后的態度變化,卻不知道具體原因。她也來不及細想,如實回道:“三歲那年民女和父親在城門口賣棗,鯉哥哥正好經過買下一筐棗兒,便這樣認識了。”
景太后隱約記起有一年外孫進宮給她請安,給她帶了一盒子大棗兒。那時她不知道這是什麼果子,洗淨後嚐了一顆? 就覺得味道異常脆甜。
知道這原是平民人家都不會摘下來吃的棗兒,她還很是稀罕了一陣。後來每年都會收到外孫孝敬的大棗兒,直到前幾年秦家的大棗兒變成了貢棗。
想到了外孫的一片孝心? 景太后的臉色不自覺的柔和下來? 目光也不復之前的銳利:“如此說來? 你與鯉兒是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了。”
青梅竹馬這個形容讓秦笑笑心裡感慨良多,她到現在都想不明白和鯉哥哥好好的兄妹之情,怎麼就這樣變成了男女之情。之前她很認真的問過鯉哥哥? 鯉哥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仔細想來? 她對鯉哥哥的感情發生變化,不也是莫名其妙嗎?真要用什麼詞來形容,大概就是潤物無聲? 水到渠成罷。
這時? 景太后突然問道:“鯉兒說是他逼你放棄招婿? 強迫你回應他的心意? 這可是真的?”
秦笑笑愣住了? 著實沒想到鯉哥哥會自汙。自汙的原因? 她稍稍一想就明白了。一時間她不知道該說是,還是該告訴景太后,她和鯉哥哥是兩情相悅,不存在誰逼迫誰。
思前想後也不過是瞬息的事,她定了定神決定如實相告:“回太后娘娘的話? 鯉哥哥是為了不讓您遷怒民女才這麼說的? 鯉哥哥並未強迫民女。”
沒想到景太后聽罷? 非但沒有生氣? 還第一次對她露出了堪稱和顏悅色的神情:“你倒是實誠,不怕惹怒了哀家,讓你小命兒不保?”
秦笑笑暗暗鬆了口氣? 開始拍馬屁:“太后娘娘說笑了,鯉哥哥時常對民女說起您,說他有個世間最慈祥溫厚的外祖母,否則民女哪敢來見您,怕是早在半路上逃走了。”
“哈哈哈哈,你這丫頭果然會說話,難怪連端華都誇你。”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哪怕知道秦笑笑在哄她,景太后還是樂得大笑起來。
秦笑笑也笑了,一本正經的說道:“太后娘娘,民女說的都是真話,絕不敢矇騙您。”
景太后越發愉悅,看著秦笑笑的眼神變得更加溫和。笑完後,她狀似隨意問道:“聽鯉兒說你去年就學成歸家了,平日裡做什麼消遣?”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秦笑笑如實說道:“回太后娘娘的話,民女喜歡看書和垂釣,閒來無事便以此打發時間。”
“垂釣?這消遣倒是特別。”景太后的臉上露出一絲新奇,想不到一個小姑娘會喜歡這個。
秦笑笑知道相比世家貴女們辦詩會、賞花會、品茶會,自己這個消遣確實難登大雅之堂。她沒有覺得難為情,解釋道:“民女養了幾隻小貓,它們喜愛吃魚。”
景太后不知道她謙虛了,以為真的只是幾隻貪嘴的小貓。
想到小姑娘在岸邊垂釣,幾隻小貓圍著她喵喵叫喚的畫面,倒是有幾分意趣,便點了點頭,又問道:“都看了哪些書?說出來讓哀家聽聽。”
秦笑笑看過的書太多了,細細說來一天一夜都不一定能說完,就把她看過那些書分成幾個類別說了出來:“史籍,名士傳記,兵法有所涉獵,戲曲,話本也看過。”
說到戲曲和話本,她就忍不住紅了臉。
當初先生髮現她竟然看這種低俗不堪的書籍,拿起戒尺就要打她的手心。雖然最終沒能下得了手,但還是狠狠的把她罵了一頓,自此之後她只能偷偷摸摸的看,絕不讓先生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