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朱安心中的大明帝國

朱安直接無視了朱元璋的神情,他知道老爺子定然是極為相信朱元璋的。

自己對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提出質疑,心中肯定不爽。

“哦,這不是很好嗎。”

朱元璋淡淡的回道,心中卻是想著:這還不是想著讓子孫們,永遠在這皇位上。

朱安搖搖頭,道:“人心。”

“老爺子覺得,每一個軍戶的兒子都想當軍戶嗎,每一個商人的兒子都想當商人嗎。”

“我的父親是商人,所以我也成了商人,連考取功名的資格都沒有,這對於我公平嘛。對於這些出生的人,公平嘛。”

“假若大明長治久安,也就罷了,一旦有特別重大的天災人禍,其中的影響,必然會衝擊整個大明江山。”

朱元璋聽聞,卻是怒氣收了許多,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朱安拿自己在打比方。

這就讓朱元璋的心中,有些心疼了。

總不可能去怪罪收留朱安的那個行商,說你一個低賤的商人,怎麼能收留咱的大孫?

朱元璋還沒有老糊塗,所以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的心思,自然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自家大孫如此有才華,卻被困於商籍身份無法施展,轉而想之,一些有為的年輕人,自然也會如此。

那些士族的後代,一個個就真的很能讀書嗎。

朱元璋一下子就意識到,自己的制度,好像確實存在了漏洞。

朱元璋確實聰慧,定下這個制度,一方面是想著後世子孫江山永固,一方面也是受到了歷史的侷限性。

而能夠看到這個問題的大臣,要麼被朱元璋殺了,要麼就是不敢開口,或者不願開口。

畢竟能夠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也算是利益共同體,怎麼會去拒絕。

哪怕再差,子孫後代也是士族的身份,而不會淪落到商人平民之流。

正因為如此,朱元璋的制度就受到了大量群臣的擁護,甚至於包括那些將領們也是如此。

但是朱安知道,如今朱元璋的制度,跟身毒那邊的種姓制度有什麼區別。

後世的印度是什麼樣的,朱安哪裡能不知道。

如果大明的制度永遠的存在下去,那麼華夏,便是第二個身毒了。

當然,這些事情,以華夏的文明傳承慣性,最後都會修正,後世的大明皇帝,也會進行一些改變。

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權力,然而明朝中後期,內閣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專權。

朱元璋嚴令太監不得干政,可是明朝後期的太監們,一個個都是牛上天的人物。

比如後期自稱九千歲魏忠賢,大明第一個專權亂政的大太監王振等等。

甚至於到大明中後期的時候,他的這套制度連在位的皇帝都不在乎了。

朱元璋沉默了許久,他沒想到自己嘔心瀝血,為了子孫後代撰寫出來的制度,卻存在著如此大的問題。

良久,朱元璋面色緩和,輕聲問道:“大孫,你給咱說說你的看法,陛下這制度,要如何修改才行。”

說完這句話,朱元璋的心都空了,甚至有著少許的迷茫。

他面前的,是自己的大孫,是日後大明帝國的繼承人。

如果是別人,直接拖出去斬了。

可是要是大孫不認可這制度,自己百年後,繼承皇位的大孫,將自己的制度全部推翻,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朱元璋也是能聽取建議的人,不然也打不下偌大的江山,此刻他更想知道,大孫心中的大明,應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