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無奈,只好直接說道:“我這茶樓,每日入賬約莫有二兩銀子,最近幾天生意火爆,已過了三兩。”
朱元璋聞言,眼睛都瞪大了。
並非是低,而是太高了。
關於銀子到底價值幾何,現在多數人大多毫無概念。
後世很多電視劇尤其可笑,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
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現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銀票這些荒唐的情節。
在大明,哪怕到明末,對於平民而言,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
現在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已足夠。
如今大明初年,物價平抑,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將近三石大米。
明朝一石為94.4公斤,一兩銀子便能購買283.2公斤大米,便是566.4斤。
而現在,大明的一品大員一年1044石米,往下遞減,正七品知縣一年只有90石米。
而朱安的這個茶樓,每天進賬二兩,折去損耗等,一年也有將近三百兩白銀的純利。
足可購買九百多石的大米的,這都快接近一品大員的俸祿了。
而朱安,不過一個小小的坐賈而已。
朱元璋的術算功底很強,不然也不會將大明官員的俸祿,算得那般死了。
朱元璋有些沉默,他沒想到大明的商業恢復如此之快。
開國初期,商業因為被元朝掠奪性的破壞,所以朱元璋為了恢復商業,宣佈對大部分商業免稅。
帝諭戶部曰:“曩者奸臣聚斂,稅及纖悉,朕甚恥焉。自今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
不僅大部分的商品免稅,徵收的商稅也很輕,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
這裡存在一個誤區,那便是朱元璋痛恨商賈不假,但是對於商業,一直是支援的態度。
只是朱元璋沒想到,僅僅建國二十五年,商業的繁榮就已經開始初露端倪了。
同時也知道,剛才他是誤會朱安的,朱安的意思,便是提高商稅,充盈大明國庫。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國庫,一直都是緊巴巴的過著日子。
就連大臣們的俸祿,都是經常性的拖欠。
“行了,今天就到這吧,咱也吃舒服了。”
朱元璋起身說道,關於商稅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朱安幾句話就去改變。
眼看快中午了,大孫的事情還得去辦呢,至於這等國家大事,來日方長,可以慢慢研究。
回到皇宮後,朱元璋便直接下旨:
“傳咱的令,昭告天下,七夕當日可與嫁娶同俗,禁官衣。”
婚姻對於每個朝代而言,都是大事,明初朱元璋就曾定下,但凡嫁娶之日,皆可越一級穿戴。
意味著平民男子可以穿九品服,平民女子可以穿仿製的鳳冠霞帔。
而現在朱元璋的意思便是,今後的七夕節,除了不能穿官服,其他的不過多禁止。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商人,在這一天裡也可穿綾羅綢緞。
“這般,咱大孫的事情,不就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