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疲倦頓時就煙消雲散,好奇的對馮勝說道。
馮勝的聲音有些激動,連忙道:“臣和朱公子詳談甚久,臣發現一個事情,那便是朱公子對於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這些並不是很懂。”
“但對於民生,商事,軍武,卻是瞭解極為透徹,甚至於每每都有驚人之語。”
“尤其是關於現在大明賑災方面,朱公子的見解更加獨特迥異,但仔細想來,卻是有著極深的道理。”
聽到賑災兩個字,朱元璋眼睛都亮了起來,所謂是瞌睡來了送枕頭,災情緊急,是朱元璋目前最為頭疼的事情。
災情的出現,顯然不是一天,只是災情問題在今日早朝爆發了。
“快給咱說說,大孫對於災情這塊,到底是如何處理的。”朱元璋催促問道。
他並沒有指望大孫能夠給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而是想聽聽大孫對於這等事情的看法。
畢竟以後大孫繼承了大位,這些事情都是要依靠他來處理的。
“臣與朱公子交談過後,連夜整理一本策問,請陛下過目。”馮勝從懷中掏出十多張紙,遞給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接過,仔細的看了起來。
首先引入眼簾的,便是‘以工代賑’四個大字。
對於以工代賑這事的做法,朱元璋也並不陌生,自春秋開始,就有不少朝代使用過這個法子。
不過顯然,朱安的以工代賑,並非這般簡單。
歷史以來的以工代賑,便是朝廷出錢,給難民一點事情做,跟賑災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是朱安這裡提出的卻是完全不同。
他認為,大明目前的糧食,是足夠平民生活的,哪怕受災也是如此。
大量的糧食,並不是在平民手上,而是在地主階級手中。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果當地的權貴們願意拿出糧食,災情就可以平穩渡過。
朱安在這裡提出一個概念:想要富,先修路。
大明的官道,基本上都是沿用元朝,甚至於之前的宋朝,唐朝時期。
官道一般用土夯築,極容易損壞,經常需要養護。
更多的地方,連官道都沒有。
朱安在這裡提出一個新的概念,承包制。
意思便是,讓當地的權貴們接受難民,然後提供糧食修建官道。
官道修建完成之後,以官道的關稅,分批返還給當地權貴,讓其獲得收益。
如此一來,災情導致的難民問題,就能夠得到緩解。
朱元璋看完之後,眉頭深鎖,這個策略看上去是可行的,他也相信很多權貴都會積極的參加。
可是將大明的稅收,如此這般交給別人,這等事情讓朱元璋就有些不願了。
馮勝對於這等策略,自然明白陛下的其中顧慮,察言觀色後,發現陛下卻是沒有第一時間拒絕,顯然還在考慮中。
便開口說道:“這等策略乃朱公子提出,陛下若有思慮的地方,何不直接跟朱公子詳談一番呢。”
ps:8號發書至今,馬上就是一個月了,本書還能在新書榜上,待上最後一週的時間。
歷史分類流量不大,開書艱難,新書榜目前來說是很大的依靠。
新書榜的排名,是從每週一開始算,其中主要是以追讀,收藏,推薦票,月票,打賞為綜合數值。
在這最後一週,很想能在榜上的位置,再往前靠一靠。
於是在這裡,便厚顏求一波支援。
看到這裡,且也喜歡本書的朋友,希望能來一波給力的支援。
今日週一,本章不算,三更以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