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一章 靖天總司

靖天司在大臨設靖天司總司,而在其它地方分設十五分司。說是十六國家各設一司,可是因為草原聯盟的特殊性,導致了靖天司不得已在草原聯盟分設出兩部分。

草原聯盟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因為王庭與宗教的原因分為南北兩個部分。

北部是漠北教廷,南部是漠南王庭。雖然草原人自己說他們自己是一家人。但是自大臨開國皇帝以來都認為草原都分為兩部分,畢竟王庭一直換,而教廷卻不是一直換的。

所謂鐵打的教廷,流水的王庭。這可不僅僅是大臨穿出來的,而且就連草原人自己也會這麼說的。

不僅僅因為這些原因,還因為漠南漠北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人員流動。想到漠北只能選擇從東北去擾,而靖天司又不是那種特別鬆散的諜子機構,所以導致流動訊息的速度會非常慢。

因此就設立了靖天司漠北司和漠南司兩處分司。

而東北的部落又設立了一司,而餘下的十一司,就對應著南方十一國。

其中南唐的靖天司分司,是所有分司中勢力最為著名的。而且也是沈均控制最多的,甚至比大臨的控制還要多。

而且因為沈均的決策,所以靖天司在南唐的勢力也是最廣的。

與大臨相比,反倒是因為大臨這邊的靖天司受到盧陽王的限制,導致靖天司的勢力縮減,反倒不如南唐的靖天司。

而且就算是大臨的靖天司人數,都沒有在南唐當然靖天司人數多。

羽藤閣在大臨的入侵也很著名,但是卻不及靖天司對南唐所做的事,靖天司對南唐所做的事,實在是連大臨人自己都覺得無法理解。

大臨承天元年,文成皇帝駕崩,新帝即位。本應該幫助平帝在朝堂上大有作為的靖天司,卻選擇了對南唐進行瘋狂的舉動。

那一年南唐抓捕到的大臨諜子就有近百餘人,要知道羽藤閣在這方面一直是很差的。這百餘人已經比得上之前五年所抓捕的靖天司人數了。

潛入諜子是一件很漫長的事,因為不是所有的諜子都都能夠直接做到高位,幾乎每一位諜子還要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潛伏。所以抓到一個諜子其實很費力,不是所有人都和章鉅野一樣的,能夠被故人認出來。

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是靖天司的實力下降,而羽藤閣的能力上升,但是事後證明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抓到這百餘人反而證明了羽藤閣的無能,因為某一位在靖天司中隱藏多年的人,不惜用自身的身家性命換來了一份情報。

上面記載了百餘人的資訊,但是那人臨死之前又透露出一個訊息,這份名單多半是假的。而他真正的訊息是靖天司派遣了近千人進入南唐。

經過核實,那份名單幾乎是假的。就算有真的,也是被捕的那百餘人裡的一員。

他們確實知道了有很多人潛伏到了南唐,可是卻沒有什麼用。因為那一千人的名單不可能放在一起。

而且相比他們知道這個訊息的損失,靖天司的損失其實要小很多。

而且那位隱藏在靖天司裡很多年了,而且沒有任何一個靖天司裡的人懷疑他的身份,他不僅潛藏的成功,還是羽藤閣在靖天司中潛伏地位的最高人員。

他幾乎就快知道了靖天司司正沈均的身份,但是因為要調查這些事,他選擇了先去做這些事。

就算做了這些事,他也可以跑。但是由於他為了能夠讓那張名單運出去,就放棄了自己的逃跑。

結果他被抓了,抓他的就是他一直心心念唸的靖天司司正沈均。沈均看著他說道:“好久不見了。寧將軍。”

那人就是京兆府府軍主將寧海波,是沈均的故僚。

沈均當年是和寧海波一起在東北從軍的,後來沈均的職位越來越高,但是和寧海波的關係卻也算不錯,而後來沈均封侯,也會和寧海波有所聯絡。

寧海波見到沈均時很詫異,但是隨即想了一些事情,就明白了是什麼原因。他苦笑著說道:“沒想到,他就是你啊。”

沈均說道:“我也沒想到你就是他。”

沈均透過南唐那邊的密報知道了羽藤閣在靖天司裡藏了諜子。所以他就將計就計,想釣一條魚出來。

釣到了一條大魚,而且是他的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