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中午了。高高的雲彩在校園上空飄著,方自歸和尹穎肩並肩一步一步向前走著,離北大西門越來越近,遠遠看見校門外有一大群人在陽光下閃著光,五顏六色的,像一道很寬闊的拉直的彩虹似的,在校門外鋪展開去。
“門口好多人啊。”方自歸道。
“應該都是遊客。”尹穎笑道,“北大也可以算BJ的一個著名景點。”
走出校門,穿過有一點喧囂的人群,方自歸回頭一看,看見兩個穿著紅色T恤的少年站在校門前合影,和身後朱漆大門的紅色背景融合成了一片。
“你要和校門合張影嗎?”尹穎問。
方自歸笑著搖搖頭,“不用。我並沒有考上北大,一張和北大校門的合影也證明不了什麼。”
站在門外向門內看去,方自歸只見“BJ大學”的金字招牌懸於雕樑畫棟之上,斜頂重簷之下。
古色古香的大門,門側兩隻石獅張嘴怒目,方自歸感覺頗有哼哈二將的風範,整個建築古樸莊嚴,雍容典雅,把“BJ大學”四個金色大字改為“南華禪寺”,也毫無違和感。這個門是比同濟大學的厲害,應輝母校大門口掛的“同濟大學”,就絕不能改成“同體大悲”或“濟公大殿”之類的招牌,如果同濟那個大門敢這樣混搭,同濟大學建築學專業國內一流的聲譽,就將毀於一旦。
“匾上四個字,是毛爺爺的手筆。”尹穎介紹道。
“毛爺爺的字,看起來就是充滿力量。”方自歸看著那塊匾說。
“西門是最有味道的。所以我本來約你在這裡見面,然後帶你從這裡開始參觀的。”
金字招牌很快就參觀得差不多了,反正看得時間再長,它也不會變成金子,兩人便重返校園。
“中午了,我們去吃飯吧?”尹穎道。
“好。”方自歸愉快地立即同意。
早飯沒有吃,其實方自歸早就餓癟了,只沒好意思說。尹穎說她當年住的宿舍樓邊上有一排飯店,不知還是不是開著。方自歸說考察一下無妨,兩人便往女生宿舍樓方向走。走近宿舍樓,尹穎感嘆宿舍樓已經翻新了,情不自禁地引著方自歸,走進了幾座宿舍樓圍合而成的一個不小的院子。
走到院子裡的一座雕塑前,尹穎停下了腳步,問方自歸道:“你知道這雕塑是什麼意思嗎?”
方自歸一眼看去,先看到一個大概在等女生下樓的男生坐在雕塑基座上啃肉夾饃,胃先痙攣了一下,再把目光聚焦在雕塑上,只見該雕塑為全不鏽鋼打造,最上面是一個球體,球體下面是幾根扭曲的粗線條。
“這……不是抽象派就是印象派,比較考驗想象力。我想象力不夠,不知道什麼意思。”方自歸道。
“這個呢,是D,”尹穎用手比劃著,“代表Democracy。這個呢,是S,代表Science。這上面是個球對不對?所以同學們給起了一個調侃的名字,就是,‘民主科學頂個球’。”
“民主科學頂個球?”方自歸仔細端詳整個雕塑,覺得這個抽象派雕塑表達的主題,確實夠抽象的。
尹穎做進一步解釋,說北大是我國倡導民主、科學的先鋒,北大學子們自然也喜歡民主與科學,可是他們對我國民主、科學的水準還不太滿意,所以杜撰出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民主科學頂個球。而這雕塑原來的名字,已經被人們遺忘了。
方自歸明白了,建議儘快去吃飯。
宿舍樓旁的那排小飯店還在,只是過了那麼多年,外觀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尹穎就引著方自歸,走進了這排店鋪中的第一家。
兩人坐下來,尹穎又向方自歸介紹這家餐廳:“這個咖啡館的前身是小木屋,以前這裡是一排木頭房子。我們寢室的一個女生,經常在這裡和她男朋友談談戀愛。特別是冬天,在外面談戀愛都忙著流鼻涕,小木屋比較暖和嘛。所以呢,為了能經常來小木屋消費,她有時候還去打工,去海淀第一家披薩餅店打工。那時候小木屋是高消費的地方。”
方自歸看著咖啡館的選單,發現這裡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是個低消費的地方。尹穎非常客氣,要方自歸點單,方自歸翻了翻選單,發現這館子非常國際化,有西班牙式的海鮮炒飯,美式的炸雞,意式的麵條,法式的奶油蘑菇湯……選單有我國曆史上多次發生的民族大融合的傳統,但沒有我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中國菜,方自歸便隨便點了幾樣。
“那時候北大也搞創收,我們宿舍樓裡也有那種來北大參加外語培訓的女生,嚴格來說不算是北大的學生,其中就有被包養的,就喜歡來小木屋消費。那些女生真是高消費,九十年代,一晚上買零食就買幾百塊錢。”
“那時候我一個月生活費才一百多塊……北大還有這種社會醜惡現象啊?”
“當然有。”
方自歸心想,那些女生過上了被包養的,一晚上吃幾百塊錢零食的快樂人生,每天下樓看到那麼一件抽象的不鏽鋼雕塑,自然覺得“民主科學頂個球”了。民主、科學有什麼好頂的?美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