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想,美國確實是特別需要佛法的。一個是他們歷來就是個人主義,天人兩分的文化,還有一個是他們的基督教非常排他。我們應該學習西方的科學,西方也確實應該學習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美國不排斥東方的東西,只是,之前去的人太Low了。最早去的人都是打工的開餐廳的,當然後期醫生、律師、科學家去的多了,那邊現在就有很多華人,這個資訊是千真萬確的。沒有猶太人華人,他們真的搞不定很多東西。華人第一批過去,洗盤子開餐廳。第二批過去,科學家、工程師、醫生、律師。第三批,就該是純精神文化領域。這是我的判斷。次第非常明確。”
方自歸給自己和一師父的茶杯裡都添上熱水,說:“我想表達這麼個意思,傳統和宗教這種東西,慣性是極大的。也許你在美國的受眾會有很多,絕對數字看,但是這個巨大的慣性,會讓很多美國人一看到佛教的東西,就本能地排斥。”
明一喝了口茶,說:“我給你舉個例子。前段時間和一個留學德國的同學交流。德國人,現在也玩禪修。他的禪修是什麼,不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把無明翻轉,而是,小乘佛教的觀四念處,靜慮,靜思維,身心調和。好些法師去過歐美回來說,歐美他們的接受程度,目前來說,就是小乘的初級階段。那麼我們過去講小乘,完全契合。由小向大,也有無限可能。從市場需求來講,這就是一個看得見的朝陽行業。宗教,穿著袈裟唸經,不用這樣弄,這樣弄他們肯定覺得太枯燥。我們能不能樂活生活,淨化身心靈?一種輕快的、接受的、喜悅的方式?核心是深厚的東方文化也好,佛教文化也好。”
方自歸發自內心隨喜讚歎,“太好了!”
“這就是中觀講,般若生方便。”
方自歸再嘆:“太好了!”
“甚深般若,善巧方便。”
方自歸還嘆:“太好了!如果你是這樣考慮,我就完全支援你去美國。但是,我想你必須要接受你會碰到挫折。”
方自歸身邊遇到打算移民的人,都現身說法,對他們的移民計劃持否定態度。方自歸一個表哥曾尋思過移民加拿大,後來被方自歸強烈批判。方自歸對錶哥說,如果你是貪汙過鉅款的人,或者是做非法生意的老闆,你移民弄一個國外身份,準備隨時跑路,還算符合自然界趨利避害的生物本能,可是你一個英語都說不好的規規矩矩的小生意人,去什麼加拿大啊?後來表哥接受批判,就沒有移民加拿大。
然而這次,方自歸被說服了,非常支援一師父去美國甚至支援一師父移民美國。因為,這有利於把美國變成一個更好的國家,於是有利於把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世界。他們那麼二,是應該有人站出來幫他們端正思想的。
一師父笑道:“請你相信,不是碰不碰得到的問題。我想說我的心態是什麼。挫折越大,磨鍊我功夫的資糧越多,成就、可能性就越大。即便會有挫折——”
“你肯定會有挫折。”
“太好了。”
“你去的是美國,不是別的國。”
“太好了。”
“我不知道你聽說過這個詞兒沒有,WASP。”
“聽說過,我最近好像還看到過幾次。”
“這個詞是帶宗教性的。P就是清教徒,WASP就是白色的,盎格魯薩克遜的,清教徒。那是美國的根基,是主流社會。所以,美國總統演講時如果講到‘Faith’,他指的不是別的,就是基督教,是非常有偏向性的。”【譯:信仰】
“太好了!好就好在,就像你說的,這種挑戰性樂趣性。你說,我回到BJ的店裡面,朋友來,聊聊《阿含》,聊聊《華嚴》,大家談得來。可是,又怎樣呢?”
毛爺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玄奘師父為中國人民的解脫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一師父做為國際主義戰士,要為美國人民的解脫事業做貢獻,方自歸佩服之至,說:“一師父,我個人覺得,我們會成為一生的好友。”
“不是吧,生生世世,無始無終吧。”
“哈哈哈……”
方自歸開懷大笑,後來兩人愈發聊得興起,寺院的過堂時間已經過了都不知道,讓一師父沒有遺憾地餓了一夜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