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鍊鋼區,工藝是坩堝法,幾十個大小不一定高嶺土坩堝和石墨坩堝,生產著各種碳含量的鋼材。
其中還有好幾個龍莎的女秘書官,她們記錄在冶煉過程中的所有細節和資料。
只有科學量化和標準化,才可以保證鋼鐵的質量,不然今天生產一坩堝高碳鋼,明天生產一坩堝低碳鋼, 後天生產一坩堝熟鐵,那如何製造武器和工具?
現在她們已經總結出低碳鋼和高碳鋼的大致範圍, 可以透過調整原材料、溫度、時間,生產出需要的鋼材。
“不錯,科學不是玄學, 我們要向這些女同志學習,只有這樣,科學之道, 才可以成為人間正道。”
事實上,鄭森的不少秘書官,透過自己手動實驗,也做過不少化學實驗,還造了好幾臺手搖發電機。
對於標準化、量化、對照實驗、元素週期律之類,已經初步瞭解。
他們一步步走進入鋼鐵廠,那種工業時代的力量感,彷彿催化劑一般,讓這些人越發信仰科學。
在坩堝鍊鋼區的一旁,就是零件鑄造區,外面還用水泥和紅磚,建造了一座12米高的塔樓,一個大風車在上面緩緩的執行著。
風車產生的力量,透過傳動軸、齒輪、滑輪組, 將一個個大鐵塊提升到五米的高度。
一個工兵將一塊剛剛鑄造好的鋼板放在實心鐵砧上。
另一個工兵拉下控制拉桿。
轟!好沒有完全冷卻的鋼板, 剎那間被砸成為一塊板甲。
鄭森拿起經過二次精修的板甲零件, 這個板甲的胸甲部分, 厚度只有1.8毫米,但是強度卻不錯,畢竟這是鋼材和衝壓製造的。
龍莎向他介紹道:“我採用了模組化設計,不僅僅可以適應各種體型,還可以根據兵種需要,調整為全身甲、半身甲、騎兵甲、水兵甲。”
“防禦力呢?”鄭森放下手上的零件問道。
龍莎解釋道:“普通弓箭是沒有辦法正面穿透板甲的,當然,武功高手的箭,倒是可以在三十米左右破甲。”
“這個關係不大,我們也有武功高手,到時候兵對兵,將對將。”
除了這個風車衝壓機。
在不遠處山腳下的海岸邊,也樹立了一排大風車,那些大風車的用途,是提取海水,輸送到山上的一個天然谷地。
那邊目前仍然在施工。
鄭森一眼就看出了整個工程的目的。
畢竟風力不太穩定,作為衝壓機的動力,已經非常勉強了,如果作為研磨機、水力錘、水力鑽機、水力切割機的動力,很難進行調節。
因此龍莎設計了風力提水,水庫儲存海水,然後形成可以控制水流量的渠道,然後在渠道兩側佈置水力裝置。
“這個系統什麼時候可以建成?”
龍莎想了一下:“年底左右,我利用了山上的一個天然谷地,減少了很多工程量。”
“我們去鑄炮區看看吧!”
一行人向不遠處的鑄炮區走去。
對於火槍方面,鄭森暫時還不太急,現在人革聯的主力是在海上,火槍的射程和殺傷力,註定無法成為海戰的主力。
而海戰中,火炮才是真正的核心力量。
無論是戰船交戰,還是登陸沿海地區,火炮決定了這兩種戰鬥情形的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