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一月份,到時候火炮和炮彈, 也足夠裝備三艘主力戰艦。”
鄭森對這個速度還算滿意。
鋼鐵廠大概每個月可以生產8~12門平等炮,化學公司的炮彈廠,平均每個月可以生產270枚75毫米的榴彈, 短時間內,這是生產力的極限,主要是無煙火藥和鋼鐵產量不足。
加上庫存的300多枚炮彈,到年底,估計會有1100枚炮彈庫存,這足夠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海戰了。
只要敵人的艦隊規模,不超過200艘,東海艦隊可以碾壓任何敵人。
而此時的東亞海域之中,可以集中200艘戰艦的勢力,或許只有搖搖欲墜的隋庭可以做到。
這裡的戰艦,是指排水量至少在100噸的武裝船隻。
那些排水量100噸以下的小船, 倒不是不能用,如果可以集中幾百艘,裝上猛火油之類,採用叢集和包圍, 還是可以威脅到東海艦隊的。
畢竟後世的海上馬車伕,和鄭森老爹交手的時候,就是被火船圍攻,最後被擊敗的。
不過白玉樓也不是傻子,科學級的優勢在抗風浪,可以在外海航行。
這個時代的小船,是不具備遠洋航行能力的,基本只能在海岸線附近徘徊。
而在開闊的海面,想圍攻東海艦隊,怕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如果東海艦隊的科學級戰艦,規模可以達到10艘,庫存的炮彈可以達到1萬枚,那東亞海域之內,沒有一個勢力可以威脅人革聯的海洋霸權。
在舟山考察之後,鄭森迅速乘船返回了胡逗洲,在回來的船上。
秦墨正在船艙內擺弄著一臺奇怪的裝置。
木盒子裡面,有銅線、玻璃管、特製的金屬片之類。
另外一旁還放著一個由玻璃容器組成的大盒子,玻璃容器是四方形的,裡面有一片片鉛板、淡硫酸,顯然這是一個鉛酸電池。
而那個木盒則是一個無線電報機,而且還是使用了電子管的無線電報機。
另外還有一臺手搖發電機。
秦墨聚精會神的聽著揚聲器,直到“嘟”一聲開始,他就開啟了紙條打孔機,電報機的訊號,被轉為特製紙帶上的一個個孔洞。
不一會,電報就停下來了。
他拿起一連串的紙帶,透過密碼本,翻譯出舟山電報室發過來的內容。
然後他又透過電報機,拍了一份電報回去。
這個時代沒有複雜的電磁汙染,加上技術工藝相對成熟,無線電報技術對於人革聯而言,並沒有什麼難度。
哪怕是有一定材料要求的電子管,龍莎也可以透過電流推動,提煉出一小批材料,作為臨時應急使用。
一個勢力的控制範圍,往往收到組織力、交通速度、通訊速度的影響。
無線電報的出現,讓鄭森等人對於各地的控制力度,會進一步加強。
目前舟山工業區只生產8套無線電報,其中4套會固定在胡逗洲、舟山兩地,然後是東海艦隊2套、黑衣衛2套。
而這款無線電報的最大通訊距離,大概在800公里左右,基本滿足總督府的需要。
鄭森回到胡逗洲,便叫來了郝建,準備安排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