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火炮的生產工作。
鄭森又來到了舟山造船廠,這裡的工作並不是龍莎負責的,而是白玉樓這個軍部部長負責的。
畢竟龍莎又無法使用分身術,搭建舟山化學公司、舟山鋼鐵公司、舟山建材公司的工作,以及夠她忙了。
造船廠的工作,只能由白玉樓負責,畢竟他們都有相關的資料,動手能力和設計能力也可以滿足當前的需要。
“老白,你的造船廠情況如何?”
白玉樓指著三個半封閉的幹船塢,此時正在建造3艘300噸級別的大福船。
只有西方的飛剪船、蓋倫船,白玉樓並沒有生產。
因為前者速度確實是快,但重心不穩,遇到惡劣海況,折損率非常高,後世飛剪船剛剛興起的時候,這種船的折損率一度達到了60%左右。
白玉樓雖然有相對成熟的飛剪船設計方案,問題是價效比不高,有這個閒情逸致,還不如直接去研發蒸汽輪機。
同樣蓋倫船也一樣。。
中式的硬帆福船,或者此時隋朝建造的五牙大艦,又不是不能用。
白玉樓直接在福船的基礎上,吸收了後世很多優秀的改進方案。
福船本身有水密艙設計,但也因為水密艙設計,導致沒有使用側肋,降低了本身的防禦力。
不過這個時代的敵人沒有火炮, 皮薄一點也無傷大雅。
白玉樓又採用了U型船底、球鼻艏、覆銅板船底, 稍微拉長船體,採用鋼連線件, 增強龍骨的整體強度。
至於西方的軟帆設計,白玉樓並沒有採用,因為硬帆本身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容易操作、需要人手比較少、可以多風向航行、抗打擊。
至於重量問題, 白玉樓最佳化了硬帆的設計, 同時新增了一個船帆輔助升降機。
“我叫這艘船,命名為科學級,滿載排水量為360噸,空載為135噸, 最大載重為225噸, 有12個水密艙,需要人手180人左右。”
至於速度,白玉樓沒有水, 因為現在還沒有下水試航,而且風帆戰艦的侷限性擺在那裡,他估計最大順風順水速度在15節左右,日常速度在6~9節左右。
“炮位是六個嗎?”
白玉樓點了點頭:“是的,我取消了前後船樓,改為中置船樓,火炮左右各3門。”
這個設計改動,主要是為了增強火炮的利用率。
因為兩側的火炮, 並不是完全平行的, 而且剛好錯開一個炮位,在中間船樓裡面的炮位, 只能射擊各自的那一側, 但其他四門在甲板上的火炮,卻可以轉動。
也就是說, 如果採用側面面向敵艦, 科學級戰艦可以同時調動5門火炮攻擊一側。
如果遇到大規模敵船的圍攻, 前後的四門火炮, 也可以向四面八方發動攻擊,避免了只能固定一側的弱點。
福船型戰艦雖然不能佈置多船甲板, 但是露天甲板也是有好處的。
更何況,科學級戰艦的火炮, 是採用了無煙火藥、金屬定裝炮彈、後裝、膛線的近代火炮,對於木船時代而言,簡直是降維打擊。
憑藉航速、火炮射程,完全可以透過放風箏戰術,將敵艦殲滅在遠距離。
白玉樓的戰術思想非常簡單,那就是遠距離決戰,儘可能避免接舷戰。
俗話說得好,窮則戰術穿插,達則地毯轟炸。
用火炮戰艦去和敵人短兵相接, 那是傻子才會選擇的事情,直接開炮將敵艦炸沉, 才是王道。
鄭森開口問道:“你估計這三艘船,什麼時候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