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府境內,元江從西北的雲貴高原流下來,沖積形成廣闊的元江三角洲平原,是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和熱帶作物的農業區。
同時交趾府內,在元江三角洲的河口北側,有一大片優質無煙煤,這裡就是著名的廣寧—鴻基煤田,總儲量在30億噸左右,其中可以露天開採的有2億噸。
無煙煤是優質的動力煤,是蒸汽機和火力發電廠最好的燃料。
另外在元江中游的黃連山,還有兩個鐵礦,其中一個儲量在1.12億噸左右,可以露天開採,品位在56~57%左右。
在廣南州最南部的日南府,這裡同樣有一個大鐵礦,儲量了6.6億噸,可以露天開採3億噸左右,平均品位在58%左右。
如果再加上嶺南州的瓊州島,上面還有一個儲量4.66億噸的石碌鐵礦,不過平均品位只有48%;另一個田獨鐵礦只有500萬噸左右,但是這個礦山在海邊,而且是露天礦山,品位更是高達63%。
對比流求州平均品位13~18%的黃鐵礦,淡水鋼鐵廠恨不得立馬搬遷到交趾府。
畢竟礦物品位差距太大,不僅僅會造成生產成本節節攀升,還會影響生產效率。
同樣冶煉一噸鐵礦,需要消耗1.8噸焦炭。
流求的黃鐵礦只能出鐵130~180公斤;而用田獨礦可以出鐵630公斤,石碌礦是480公斤,交趾礦是570~580公斤,日南礦是580公斤。
這就是差別,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產生了好幾倍的差距。
因此鄭森讓唐菲林南下,準備建設交趾工業區,打造一個年產5萬噸的鋼鐵廠,一個年產10萬噸焦炭的焦化廠,一個年產水泥10萬噸的水泥廠。
另外還要開採無煙煤,供應不斷增加的蒸汽機。
當然,鄭森對於北方新控制的膠東州,也在迅速籌備工業區和採礦。
膠東州有三個煤礦區,既北海府的北海煤礦、東萊府的龍口煤礦、琅琊府的蘭陵煤礦。
這些煤礦都可以初步開發,為人革聯北方各州供應動力煤、燃料煤、煉焦煤和化工煤。
至於膠東州的鐵礦,並沒有什麼富礦,開採成本太過於高,還不如從廣南州、嶺南州運輸高品味鐵礦砂。
鄭森給在流求州的龍莎發了一份電報,讓她準備北上主持膠東州的工業佈局。
畢竟現在人革聯對於煤炭的需求量節節攀升。
截止新曆3年9月,有年產焦炭15萬噸的基隆焦化廠、有年消耗煤炭8000噸左右的淡水火力發電廠。
咆哮級蒸汽船18艘、內河拖船14艘,各種投入使用的蒸汽機,一共87套。
到年底這個數字可能要再增加50%。
而且為了突破各地河道被堵塞的問題,鄭森準備上馬幾艘蒸汽挖掘船,又有快速清理河道的沉船沉石。
隨著九月份到了,境內的秋收也在迅速展開,估計秋收可以收穫410~420萬噸稻穀。
而夏天的早稻,戰略糧食公司已經收購了132萬噸的庫存。
如此龐大的糧食庫存,就是人革聯不斷提升兵力規模的底氣,目前人革聯的常備兵力,已經達到26萬,幾乎又增加了一倍。
這麼多的兵力,就是為了在年底之前,完成對江南和淮河一線的解放。
人革聯在全力準備,而其他諸侯也在合縱連橫。
只是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在人革聯手上,鄭森已經具備橫掃江南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