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牛和宋檀兒在觀景酒店的房間中睡了一晚上,兩人起來吃了早飯之後,去看大理風花雪月之一的上關花。
人生十大雅事中,第十,蒔花,玩得一日是一日,賞得一時是一時,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上關花名稱得來是由於古時上關有一棵叫朝珠花有奇花,它花大如蓮,開12瓣,閏年13瓣,香聞十里,果實可作朝珠。
當時,徐霞客也曾慕名前來觀賞,可惜只見樹而不未得見花。
對這花也有個膾炙人口的傳說,當年有個善良的婦女難產時得一位仙翁賜給有朝珠含在口中,由於不慎重朝珠落地,便長出這棵奇異的花樹。
花樹長成後經常招來貪官汙吏的騷擾,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將花樹砍了。
從此,這棵神秘的上關花便越來越令人神往,成了大理地區珍奇花卉的代稱。
其實,大理花卉品種之多舉世矚目,僅茶花一類就多達40多個品種,家家流水,戶戶茶花,早已傳為佳話。
相傳上關有棵十里奇香樹,花大如蓮,香味勝過桂花,顏色呈粉白色,結的果實黑而堅硬,用作朝珠,故又稱為朝珠花。
據《大理府志》載:花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遇潤月則多一瓣,俗以仙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
此花種於何時,已不可考。
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間,花開得很好,年年開,月月開,濃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
上關花者,以實地上考之,卻不在上關,而在上關前去十餘里之沙坪街後約距二里之和山寺內。
寺居蒼山北頭雲弄峰麓,和山為峰麓之小地名,有一座佛寺——和山寺。
據地方父老而具有充足知識者言:
雲和山花,狀如單片牡丹,大如拱拳,白而微黃,花心如蓮房,作黃綠色,復有如指大之十餘細瓣圍簇著花心。
葉則如巖桂掛而色澤略遜,香味則較桂葉為濃。
此花種植何時,殊不可考,但傳云為仙種耳。
又傳雲:在元至正年間花極盛,年開數百朵,香溢百步外。花於春初,而能延至春末,要必春盡,始雲謝盡。
又云:花之種絕,是由花開放時,來觀之眾多屬顯貴,隨來僕從在搔擾地方,彼怨很難蠲者乃將此花麝死,而作來亦無蔭孽之生焉。說如是,不知確否。
……
陳青牛查到現在有人從蒼山的森林中找到了被稱為朝珠花的上關花,抱著宋檀兒飛到了蒼山森林的上方,用探知尋找上關花。
過了一段時間。
陳青牛在森林中找到了上關花的花樹,他落了下來,將宋檀兒放到了地上。
宋檀兒抬頭看著狀如單片牡丹,大如拱拳,白而微黃,花心如蓮房,作黃綠色,復有如指大之十餘細瓣圍簇著花心的上關花,感嘆道:
“上關花不愧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純潔而清新,好美!”
陳青牛正色道:
“風化雪月只是一時的浪漫,唯有古之真人,才得真逍遙!”
宋檀兒用御物摘了一朵上關花,放在鼻子下聞了聞,感覺清香襲人,精神為之一振,面露疑惑之色,問道:
“青牛,什麼叫做古之真人呀?”
陳青牛不緊不慢,緩緩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