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黃昏,天漸漸黑了,雪還在簌簌的下,地上的雪已有半尺來厚。
屋內的紅泥小爐火烘的暖洋洋的,並不冷。
陳青牛和宋檀兒兩人在吃晚飯,青菜蛋花稀飯,外加饅頭,鹹菜。
飯雖簡單,卻很有生活味兒。
宋檀兒一邊吃飯,一邊對陳青牛問道:
“呆鵝,我到時候生孩子,你給我接生,還是去醫院?”
陳青牛正色道:
“把你和兩個孩子交到別人手中,我不放心,還是我來吧,我提前買點手術用的東西就行了!”
宋檀兒抿了抿嘴唇,嘀咕道:
“那就你來吧,我也不想去醫院,聽說有的婦產科醫生還是男的,怪尷尬的!”
陳青牛認真道:
“檀兒,放心,我給你接生,你生兩個孩子,就跟睡了一覺一樣,一點都不疼!”
宋檀兒吃了一條醃白蘿蔔,發出了脆生生的聲音,沉聲道:
“不說這個了!”
過了一會。
兩人吃完飯。
陳青牛收拾了一下碗筷,將茶具和山茶,那一枝虎蹄梅放在紅泥小火爐一旁的桌子上。
他拎著紫砂茶壺,去廚房接了點山泉,走到屋中,坐在紅泥小火爐上煮茶。
這時,天色徹底黑了下來。
宋檀兒開啟了屋裡鵝黃色的燈泡,對陳青牛儼然道:
“呆鵝,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陳青牛微微思索,講述道: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郎玉柱,他的父親官居太守,得俸不置家產,盡用來購書,死後留給兒子滿滿一屋書。
郎玉柱謹遵父親“勸學”的遺訓,在家道衰落、無物不鬻的情況下,惟有藏書不少一卷。
他信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傳言,日夜苦讀,竟到了痴迷的程度。
不僅世事一概不曉,連人情常識也不懂。
見親朋不知問溫涼,客人來訪,相對而座,沒說幾句,便誦聲大作。
甚至於把偶然發現的前人埋藏在地窖裡的黴爛粟米,和夾藏在亂卷中的徑尺“金輦”當成是“千鍾粟”、“黃金屋”等傳言的應驗。
造成郎玉柱這種痴呆的原因,是由於他為了博取功名一味地讀聖賢書,即只讀四書五經。
用現代人的思維分析,朗玉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缺乏社會生活能力。所以他雖然熟讀經書,卻屢試不中。
逐漸改變郎玉柱痴呆狀況,是他的一場豔遇,或者說是一場仙遇。
郎玉柱在讀書中偶然發現家藏《漢書》第八卷中,夾著一件用薄沙剪成的美人,變幻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絕代仙姝,自稱“顏如玉”。
顏如玉的到來,並未讓郎玉柱領略到“紅袖添香夜讀書”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