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的教授們,更加傾向於聽元霄吹噓發現過程。
講故事,對於元霄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曾經有一世,他就學習過評書,說起來自然是繪聲繪色。
元霄自然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目的,隨口問著兩個理論的現狀。
網路上可以看到的資訊,但科技理論,業內人士知道得更快。
“化學界的話,”一名教授回答,“元素週期表可以說坐穩了寶座。”
這一點毋庸置疑,元霄也是心中有數。
集大成的東西,丟擲去就是鎮山之寶了。
“不過,”那名教授看了眼元霄,“元老師的牛頓力學,似乎有點小爭議。”
元霄笑了:“諸位說起來,才是化學物理行業內的精英,研究相關課題多年。
我不過是一名運氣好的發現者,和大家是無法比擬的。
這裡還要多多請教諸位教授。”
謙虛的態度,無疑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滿意。
其實他們,也是這麼看待元霄的。
“孫教授是化學領域的,物理這塊我來說吧,”另外一名教授接過話題,“其實在我們研究者看來,學術問題有點小爭議,都是很正常的。”
元霄點頭:“我在網路也看到了,是不是第一行星近日點偏差的事情。”
那名教授搖頭:“那是天文領域,有的物理學家,認為只是誤差,並不能撼動牛頓力學。”
元霄心中一沉,這裡用到了“撼動”這個詞彙,說明物理學界內部的爭議,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還沒有在網路上曝光。
那名教授開始解釋。
元霄公佈的牛頓力學裡面,提到了一個概念“以太”。
這個嚴格說起來,最早並不是牛頓發明的。
所謂的以太,簡單地說,可以認為是一種存在在整個宇宙空間、看不見的物質。
恆星旋轉,帶動以太形成漩渦,從而使得行星圍繞著恆星轉動。
這是牛頓之前對於以太的理解。
不過牛頓對於行星的運動,他採用的是引力的模型進行解釋。
說到這裡,本來以太的存在,牛頓可以抹除掉。
但是牛頓的《自然定律》裡面,並沒有徹底捨棄以太的概念。
原因很簡單,牛頓力學,都是在絕對空間的基礎上成立的。
而存在在整個宇宙世界的以太,恰恰可以證明宇宙這個絕對空間的存在。
也就是說,雖然以太對於牛頓力學,沒有什麼根本影響,但是也沒有捨棄的必要。
因此牛頓的書籍裡面,提到了相關的概念。
元霄聽了,他頓時知道問題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