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一出,哪怕現場有教育部科技部的大領導,還有學校的老師們在,學生們也不禁一片譁然。
最近網路爭論,他們也懂得一些,連弗羅茲本人,都承認“是否存在以太”只是一個概念想法,無法證明。
現在,一名高中生老師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他可以證明。
這絕對是讓人震驚的事情。
►傲世指數+54120、+14328、+7481、+25633……
不過元霄現在心思並不在傲世指數的增加上面,他已經全面進入狀態。
“確實,引入以太的概念,能夠完美解決兩大理論不相容的問題,甚至光波也能夠得到解決,”元霄提醒著,“可是,想要進入科學的殿堂,那就需要驗證。”
這個觀點沒有人反對,甚至弗羅茲也是點頭贊同。
“那麼繼續我們的話題,”元霄操控PPT,出現新的頁面,“其實想要驗證以太是否存在,也不是沒有可能。
假設以太真的存在並且靜止不動,光以以太為媒介傳播,如果我們的實驗裝置,和以太有一個相對的運動速度,那麼我們應該可以測量出不同的光速。”
道理非常簡單,好比兩個都在運動的車,如果同一個方向,相對速度就是二者的差值,如果相反方向,相對速度就是二者的和值。
這是牛頓三大定律給出的結論。
這麼一說,學生們也陸陸續續都明白了。
假如現在有一個光源,以以太為媒介傳播,速度是C。
另外有一個相對以太運動的參考系,速度為V。
如果二者同一個方向,那麼光速是CV。
如果二者相反方向,那麼光速應該是C+V。
到這裡的推論,在場沒有一個人反對。
這不是很簡單的應用嗎。
弗羅茲也是點頭。
其餘的物理學家,各自拿出紙張寫著什麼。
“問題在於,我們現在知道光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里,”元霄拉開雙手,“直接測量光速的話,不要說誤差了,恐怕想要得到精準的數值,那可能需要巨大的裝置才能實現。”
這就是麻煩的地方。
C等於30萬公里,相對運動的V,至少也要一定的數值,才能測量出來。
否則C+V的數值和CV的數值,就算有差異,也無法辨認出是否是實驗誤差。
這就是弗羅茲等物理學家們,感到疑難的地方。
原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
“不過,”元霄面帶笑容,“我們可以藉助其他的相對運動速度,來提高一部分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