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有一個巧妙的實驗方法,大家看螢幕。”
PPT切換,出來一張示意圖。
“假設以太存在,那麼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布魯雅星球,是在做公轉的,”元霄提醒,“而這個公轉的速度,大約每秒30公里。”
學生們還沒有什麼,弗羅茲第一個站了起來。
“我怎麼沒有想到呢!”他的語氣帶著點激動。
其他物理學家也是愣了一下後,頻頻點頭。
這確實是可以利用的、最直接的相對速度。
“弗羅茲教授的激動,我非常理解,”元霄繼續,“不過給我一點的時間,讓我把整個實驗說明清楚。”
弗羅茲滿臉慎重,他坐下來也拿出筆記本寫著什麼。
如果說原本他對元霄還帶著傲慢和偏見,現在早就消失得一乾二淨。
“那麼,我們的星球公轉時候,肯定是逆著以太運動的,這樣就會對光速造成每秒正負30公里的差異,”元霄指著螢幕畫面,“相對於光速而言,這個速度不算快。
但是,只要有差異,我們就能檢測出來。
這裡,要利用到光速之間的干涉。”
元霄在這裡略微停頓,讓物理學家消化相關的資訊。
直接測量難度非常大,但是利用已知的相對速度差異,利用光波的干涉,真的速度有差異的話,可以計算出干涉後的干涉條紋移動。
如此一來,就可以確認以太是否影響到了光速。
“正如大家看到的這張裝置示意圖,”元霄指著畫面,“這是一個互相垂直的懸臂。
在懸臂的中央位置,有一個光源,再由一個半透鏡,以及干涉儀組成。
這樣,光源產生光線射向分光鏡,分光鏡將光分為互相垂直的兩條光線。
然後再用全反射鏡給反射回來。
最後進入干涉儀產生干涉圖樣。
這就是這個裝置的基本運作原理。”
學生們還沒有明白,物理學家們都模模糊糊地懂了。
一個個忍不住交頭接耳。
弗羅茲也是頻頻點頭。
這樣確實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
光源的光,被分為互相垂直的兩條之後,他們反射回來的路程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