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五章 帝國禍根(上)

實際上除了黃明遠,也沒多少人關係一個已經死了五六年的前太子的兒子的情況。五六年的時間足以讓天下大多數人忘了楊勇。

很快,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向了另一件事,官制改革。

四月初,楊廣下了一份新詔令,百官不能按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級,必須有德行,並有顯著功勞、能力的人才得以提升。

此令一出,百官譁然。本來當官有幾個不為升官,而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級,保障了大部分普通官員的利益,他們可能沒有太多的關係疏通門路,也無法直達天庭,也就是靠著一步一步的考核升級,才得以升職。而現在還要考教德行,還要有顯著功勞、能力,這不是活活堵死了他們上進的路嗎?

這年頭有本事刷德行、功勞的還會在下面郡縣當官。

黃明遠很想看看楊廣的腦回路,作為一個到達權利頂峰的天子,真的一定要一步一步把自己玩死嗎?官員不按正常的考核制度升級,不是給了官員上下其手的機會。能夠得到提拔的,不是那些能力未必強但關係一定硬的人嗎?這樣的制度,損害最大的不是天子的權利嗎?

而楊廣卻似乎看不出來。

楊廣實在太吝惜名位,群臣中有應當升官進爵的,多讓其兼職暫代而已。雖然有的職務有空缺,卻空著不補上。

四月上旬,楊廣下令設定選曹大臣。

楊廣終於向吏部下手。

原本牛弘擔任吏部尚書,掌管著官員資料以及人事任免權,可以任免四品及以下官員,但此時的牛弘根本不能專行其職。

這一次楊廣任命納言蘇威、兵部尚書左武衛大將軍黃明遠、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給事黃門侍郎裴矩、左衛將軍張瑾、內史侍郎虞世基參予掌握選擇官吏之事,他們六人和牛弘被合稱為“選曹七貴”

七人之中,蘇威、牛弘、黃明遠、裴矩皆是宰相,宇文述、虞世基是天子心腹,武將之首,至於張瑾則是楊廣扔給關隴世家一個打醬油的,以堵住他們的嘴。

張瑾為人性格懦弱,膽子也不大。他是宇文述的下屬,曾經在軍中說了一些話,宇文述覺得不中意,竟然直接瞪著大眼斥責張瑾。張瑾也是無能,竟然嚇得惶懼而走,因此為眾人所譏笑。

七人之中,根本沒人拿官小位卑的張瑾當回事,他也沒有話語權。

雖然這七個人同時在坐,當楊廣又藉著虞世基插手其中。因而官吏升遷任免的實權,實際由虞世基藉著楊廣的權利獨霸。而虞世基本人也是一個貪官,收受賄賂,行賄多的人就超越等級和不按一般常理去提拔,不行賄的人就只能原地踏步而已。

當然,一切還不僅如此。

大業三年(607)四月,壬辰(十四日)。

楊廣下令:

增置殿內省,與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為五省;增謁者、司隸臺,與御史臺為三臺;分太府寺置少府監,與長秋、國子、將作、都水為五監。

將十二府衛改為十二衛四府。其中改左、右衛為左、右翊衛;左、右備身府為左、右驍衛;左、右武衛仍為舊名;改左、右領軍府為左、右屯衛;加置左、右御衛;改左、右武侯府為左、右侯衛;改左、右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府仍為舊名。其中宇文述仍領左翊衛;楊達領右翊衛;黃明遠領左武衛;李景領右武衛;獨孤覽領左驍衛;來護兒領右驍衛;郭衍領左侯衛;衛玄領右侯衛;張定和領左屯衛;於仲文領右屯衛;而新設定的左、右御衛,並未設定大將軍。備用站

減幷州縣,改州為郡,以郡統縣,恢復秦制,實行郡縣二級制。同時,在郡上設定司隸、刺史十五員,司監察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