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黃明禎的西路軍已經入住扶余城。
淵太祚逃離扶余城很果決,等到黃明禎的主力到達扶余城,城中官兵早就跑光了。不過高句麗人在扶余城經營多年,時間緊急,所以大量的物資都丟給了隋軍。
黃明禎入城之後,便命斥候向北追查高句麗人蹤跡,而主力則屯駐在扶余城中。
扶余城是遼東北面最重要的城池,黃明禎乃奉命在扶余城周圍進行屯田,準備常駐。
遼東有兵二十餘萬,每年的消耗海了去了,黃明遠雖然有日南的糧食支援,但坐吃山空,地主家也沒餘糧,也得省著花。
而且扶余城附近,漢人極少,來此開拓的漢人更少,黃明遠希望透過軍隊屯田來吸引遼東的漢人北上開拓。
而與此同時,進攻國內城的西路軍也沒什麼太多收穫。淵產是個好兒子,沒有逞強,接到父親淵太祚撤退的命令之後,立刻率領三萬人馬北上徒太山,將一座空城留給了隋軍。
隋軍得了一座空城,卻放跑了整整三萬高句麗軍隊。
不過攻克國內城也有其特殊意義,至此,整個高句麗在遼東的城池全部為隋軍所佔領。
戰爭算是暫時結束了。
馬上要到冬天,戰爭要到明年才能進行,而隋軍也必須抓住這段時間,休養生息,安定地方,整軍備戰。
首先便是整編、補充部隊。
原遼東左、右軍是北線戰場的主力,兩部再加上原左屯衛四千人,歸義右軍巴剛一部,合編為鎮北軍,共計六萬人,由黃明禎統一指揮。
鎮北軍屯駐扶余城,負責對靺鞨人和高句麗人作戰。
史祥畢竟不是黃明遠的心腹,黃明遠不可能將軍隊長期交到他的手中。至於左屯衛一部和巴剛一部,黃明遠也希望他們能徹底融入遼東體系之中。尤其是巴剛所部,讓他們徹底成為隋軍,逐漸融合進漢人之中。
以原右軍高元備所部建白山軍,屬兵一萬,屯駐國內城,負責徒太山方向的開拓。
以原右屯衛軍所部和右軍餘部,再加上徐虎子部,共計三萬人,整編成新的右屯衛軍,以張文遠為主帥。
以原左軍餘部和焦方傑所部再加上歸義右軍巴廉部合編為鎮遼軍,共計三萬人,以蔡知運為主帥,負責駐守遼東。同時黃明遠又把堂弟黃明信調入其中。
左武衛軍擴編為三萬,直接受黃明遠指揮。
其餘歸義軍和順義軍,整編為鎮屯十二營,共計四萬人馬。
各部徹底被黃明遠打散。
經過整編之後,黃明遠手上有二十二萬主力軍,七萬民族軍,還有兩萬多各地衛戍的府兵。
此時的黃明遠已經初步具備問鼎天下的實力。
《天下安康》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新書海閣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新書海閣!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天下安康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