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離間兄弟

俟利弗有些沉默。

其實當李靖佔領恆安鎮的那一刻,對於阿史那俟利弗來說,能選擇的餘地就很小了,要麼臣服於大隋,要麼跟著兄長始畢可汗一起去死。

俟利弗恨不得兄長死,他能為兄長殉葬?

於是俟利弗果斷地倒向了隋軍,若是能取代兄長成為突厥的可汗,即使只是其中之一,但只要手握大汗的身份,他便有統一突厥的機會。

俟利弗和張儉約定,他以不敵隋軍為由,返回雁門,然後在始畢可汗軍中傳播恆安鎮為隋軍攻破的訊息,製造混亂。再等待合適的機會,與隋軍一同殲滅始畢可汗。

俟利弗賣的兄長很徹底,始畢可汗不死,他就得死。

張儉回到營中,俟利弗所部便緩緩後撤。

望著俟利弗部後退的步伐,無論是杜如晦還是張儉,都不理解黃明遠為什麼會放過阿史那俟利弗,沒道理啊。此時隋軍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導權,只要不怕傷亡,這十多萬高句麗人絕不可能走出雁門郡。

黃明遠當然有自己的意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始畢可汗滅亡已經是註定的事情, 一旦始畢可汗敗亡,位於突厥牙帳的義成公主將會成為東突厥最大的勢力,掌握東突厥的最高權力,甚至統一整個東突厥。

這並不是黃明遠願意看到的。

統一的“一”比分裂的“十”更可怕。黃明遠現在無暇顧及草原,所以能做的便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成為草原的霸主,平衡整個草原的勢力,任何有統一草原苗頭的勢力都是大隋的敵人,即使這個人是義成公主。

在利益面前,沒有誰是可以絕對信任。

此時讓俟利弗返回草原,便能使其與義成公主保持勢力平衡,原本消滅他更容易。

草原就是這樣,遊牧民族,時刻都是在流動的。你即使殺光一個民族,還有另一個民族。你即使殺光了所有的草原民族,還有西域的、中亞的、裡海的、東歐的遊牧民族,都有可能遷徙而來。

殺人是最沒有用的辦法。

在黃明遠的設想中,義成公主,英明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再加上遠走金山的順化可汗阿史那裴羅,三足鼎立,至少還可以維持幾年草原的平衡。

黃明遠與義成公主關係不同尋常,到現在二人還常有聯絡。義成公主常藉著其子的名義,向黃明遠索要各種東西,現在的她早已從一個芊芊弱質的嬌女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想到義成公主,此時黃明遠倒是有些希望阿史那維翰是自己的兒子了,沙俄有哥薩克騎兵,英國人有廓爾喀僱傭兵,自己如何不能化狼為狗呢?

還在找"天下安康"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 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