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 大涼覆滅

大業十一年的秋天,北方大旱,從河東到關北,再到河西、隴右,處處民生凋敝。整個武威,亦是如此。

而且武威之地,百姓本來較旁地艱難一些,這次大旱,以致發生人吃人之事。

李軌作為一國之主,定然不能冷眼旁觀。於是李軌盡其家資予以賑濟,不過仍不足供給,便商議開倉發糧,曹珍等人也勸他這樣做。

這時原隋官出身的韋士政和謝統師等人便站出來反對。

韋士政和謝統師都是出身名門,在大隋也是高官,自是看不上土豪出身的李軌。二人雖然投降,只是為了性命,不得已而為之,若是讓他們真心為李軌效力,則是難了。

二人的目的跟安修仁差不多,因此相互勾連。

在大涼朝中,為了製造混亂,更是引進群胡,結為黨羽,排擠用事舊臣,意圖離散其眾。

眼看曹珍勸李軌賑災,韋士政便說道:“百姓餓死者盡是弱而不任事之人,壯勇之士終不為此困頓。況且倉儲糧食要備意外之需,豈能胡亂施惠於弱小之人呢?僕射附合下情,怕不是為國考慮,而是隻為自己的名聲著想。”

曹珍氣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李軌耳根子也不硬,這時便看安修仁。安修仁便道:“二位皆說得有理。不過聽聞薛舉又有心伐我,此時若盡出府庫,只恐來年要與暴秦大戰,糧儲恐不足用也。”

李軌一聽,還是抗擊西秦更重要,於是便決定不再賑災。

武威郡內無數百姓指望賑災糧存活,李軌此舉立刻引得百姓更加怨恨,不少人都想叛亡而去。

臣僚離心,百姓怨懟,大涼之勢,便漸顯頹敗。

內事不順,外事亦不順。李軌命其弟李懋率軍征討張掖郡,反為張掖郡兵所敗;南下征討西平郡的軍隊,也被擋在了雪山。

折騰了半天,河西大涼國的名頭叫得響亮,手中只有一郡。

李軌眼看諸事不順,心中煩悶,於是便召集部下商議國策。

這時韋士政認為,河西之地,不足恃,便希望李軌暫時去王號,並派人前往洛陽,請求朝廷冊封。

大隋現在內憂外患,顧不得河西之地,只要武威歸降,大隋必然接受。到時候武威挾大隋之名,攻略諸郡,亦可水到渠成。

李軌心腹關謹也勸道:“涼州僻遠,財力不足,雖有雄兵萬餘,而土地不過千里,又無險固可守。還與戎狄接壤,戎狄心如豺狼,不與我們同族同類。如今大隋雖動亂,但尚掌握大事,且衛公屯兵河北,每攻必下,每戰必勝,河北群盜,不足為慮。如舉河西版圖東歸朝廷,雖是漢代竇融也不足與我們相比。”

這時曹珍反對道:“自天子南下江都,已失天下。今英雄競起,稱王稱帝,瓜分鼎峙。大隋遠在中原,我大涼自處河右,相距數千裡,何必再接受大隋官職。”

眾人相爭,李軌默然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對關謹等人說道:“從前吳王劉濞統率江左之兵時還稱自己為東帝,孤今據有河右,不能稱為西帝嗎?大隋雖強大,衛公雖善戰,能把孤怎麼樣?汝等不要為隋引誘孤了。”

關謹大驚失色,立刻自辯,李軌卻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