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八章 喋血松嶽

硝煙散盡之後,大海上一片平靜,只有海面上漂浮著的各種木板和屍體,才能述說之前在此進行的慘烈戰鬥。

佔蟬外港一戰,百濟水師全軍覆沒,主帥國信沉海而亡。至此,隋軍在浿水河口之敗後失去的制海權,又重新奪了回來。

戰後,黃明俊命人前往朝鮮城報信,而其麾下水師的主力部隊,則來不及多耽擱,便繼續向南,直撲穴口島(今韓國江華島)。

當初岐味主力攻破海冥縣之後,兵分兩路。北路軍先後克漢城、帶方、楊嶽等地,最後在屯有和銀泉分別為黃明離部殲滅。

而南部的四萬人馬在倭國將領境部臣的統帥下,佔領海谷城(今朝鮮延安郡一帶),從北面包圍了位於松嶽城的隋軍。

松嶽城位於禮成江、瓠瀘河、漢江、王逢河的交匯處,數面環水。倭國軍隊因為多是水師,於是由百濟軍隊為攻城主力圍城,而倭國軍隊則以穴口島為駐地,負責守衛漢江河口,同時進行水上掩護。

自達奚暠下令堅守之後,松嶽城保衛戰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

松嶽城所在地是河水沖積的平原,地形平緩,不利守禦。當初為了防禦新羅人,達奚暠便從漢江往北,沿途挖掘了數道壕溝,並與漢江相連,構成密集的水網阻敵。又在城外修建了三座小城,上設箭樓,與松嶽城以為犄角之勢。

百濟統帥允忠先後向松嶽城發起了二十多次進攻,均是鎩羽而歸。

隋軍在城中物資充足,又在城內廣佈砲車,百濟軍一靠近,便要承受漫天的箭雨與石彈。整個松嶽城外,都成了修羅場,遍佈屍體。

後來百濟人見松嶽城急切之間難以攻破,便請求倭人支援。

主要是攻打松嶽城人力消耗太大,百濟人再多,也禁受不住這種消耗。沒道理大家一起來打,光我一個人消耗。

境部臣也知道松嶽城下就是一個絞肉機,他的部下加入進去,未必能夠破城,但很有可能損失慘重。

不過雙方是盟友,境部臣也不好拒絕。

境部臣率兵趕到松嶽城下,本來是敷衍一下對方,卻發現松嶽城緊靠禮成江,雙方離著不過四五百步。

隋軍依靠禮成江,構築了西面防線。

境部臣便突發奇想,既然禮成江離著松嶽城這麼近,不若從禮成江開鑿一條運河,直通松嶽城下,使倭軍戰船能夠靠近松嶽城,倭軍便可從戰船上發起攻擊。

戰船巨大,上面可多置弓箭手和投石車,與松嶽城進行互攻。而戰船之上蒙上牛皮,又能防禦敵軍的火攻與石彈。

允忠聽了,也不得不讚嘆境部臣的奇思妙想。

於是允忠依計行事,派人連夜挖掘運河四百步,使禮成江在松嶽城西拐了一個小彎,靠近到松嶽城下。

倭國軍隊果然開著戰船殺到城下。

倭國戰船高大,甚至不亞於城牆。倭國士兵從戰船上用木板搭到城牆之上,連線雙方,然後發起攻擊。

沒了城牆的高度優勢,隋軍的弓弩、砲車也漸漸失去優勢,陷入了和對方消耗的戰鬥中。雖然隋軍砲車戰力強,但沒法補充,經過多日戰鬥,折損超過三分之二。而百濟人、倭人卻是用低質量的投石車消耗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