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三章 覆滅李楚

在黃維烈收編左天成、陳伯圖、陳稜、杜伏威等人的同時,黃維揚也完成了對李子通的覆滅。

當日宜陵河之戰,隋軍大勝。

戰後隋軍收攏軍隊,打掃戰場,光是各種俘虜就抓了三萬多人,各種繳獲無數。不僅是李子通所部損失慘重,負責東線戰場的隋軍,也因此被完全打散。

之前的四萬隋軍,沈光所部不足三千餘人,只剩下過半,而麥孟才部稍好一些,也就剩下差不多五千多人。

雖然黃維揚不太贊同凌敬的辦法,但也不會給二人增加兵力。剩下的一萬多隋軍俘虜,黃明遠給了來整五千,令其重整戰力。其餘的全都被黃維揚以增強水軍戰力的名義,收入自家囊中,還包括來護兒麾下近二百條戰船。

來護兒麾下部隊,本來就是水師部隊,黃維揚將水兵和戰船都抽走了,剩下的五千人,幾乎斷了脊樑,再不成威脅,所以黃明遠才大方的給了來整。

至於一萬多楚軍俘虜,則抽補了一部分精銳之後,盡被黃維揚打發回江南做工去了。

俘虜啊,啥時候都沒人權。

宜陵河之戰後,面對隋軍的大獲全勝,沈光建議黃維揚,趁著宇文化及不備,盡起三軍,直襲江都。

麥孟才和來整二人也是躍躍欲試。

這時凌敬便言道:“西出江都,征討逆賊,自是必然之事,可此時攻打江都,尚有不妥。這一仗李子通雖敗,但根基未失,實力猶存。江都兵多,未必能克。而一旦我軍攻打江都不利,與逆賊陷入僵持,到時候李子通突襲我後,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沈光忙言道:“李子通此番大敗,如何敢偷襲我軍?再說這明顯對宇文化及有利,而對他們沒什麼利。”

凌敬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今日之前,也沒人想到宇文化及敢造反。誰能保證李子通和宇文化及二人不會勾連在一起。此二人一個逆賊,一個大盜,一丘之貉,就是真的有勾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是······”

沈光還想再分辨什麼,這時黃維揚伸手打斷了他的話,乃言道:“今日沈將軍所言極是,可凌先生之言也是不無道理。攻打江都,誅討叛逆,自是刻不容緩之事,可是行軍打仗,也當以穩妥為上,李子通確實是一個大的威脅。

昨個我剛得到我弟山陽侯的信,他已經平安突圍,準備前往左天成將軍營中,收攏兵力,進行反攻。

我以為與其我軍獨自攻打江都,不若二軍協同作戰,左右連進,合圍江都,這樣破賊的把握更大一些。”

凌敬忙說道:“郎君所言極是。”

對此沈光、麥孟才、來整幾人也沒什麼意見。之前的問題都是事實,若是有援兵,成功的機率不是更大。

黃維烈尚在收攏部隊,率兵西進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自然他們也就有了時間空檔,攻打李子通,便成必然。

於是黃維揚下令,命令麥孟才和來整二人為先鋒,兵發海陵。又命沈光一部為偏軍,北上趕往陵亭(今江蘇省興化市南)。

陵亭西臨高郵,南臨江都,一旦李子通兵敗北逃,此地是必經之地。

麥孟才和來整二人率領萬餘人馬,直奔海陵城下。

宜陵河一戰,本想以逸待勞,坐收漁翁之利的李子通大敗虧輸,損失慘重。李子通在天下盜匪之中,本就實力不強,佔據海陵,也不過兩縣之地,沒什麼發展潛力。這些年李子通能夠倖存,不過是依靠隋軍內部傾軋嚴重,無暇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