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他是守是撤,都是長安朝廷說了算,也怪不到他頭上。
張瑾能力或許不強的,但是個聰明人啊。
可張瑾是算計的挺好,但遊戲事情,就是天不遂人願,誰都沒有辦法。
比如,負責堵住隋軍的孫華。
有些人生來就是膽比天大,說得便是孫華這類人。
孫華,馮翊郡武鄉縣(今陝西省大荔縣)人。作為隋末亂世群雄的一員,人家造反,他也跟著造反。
但在關中這塊地方,他一豪俠,也就只能充作人家的棋子了。
不過孫華運氣好,膽子又大,李淵南下關中,他因為離著近,第一個渡河投降,被封為左光祿大夫、武鄉縣公,授馮翊太守,賞賜豐厚。不過這只是李淵千金買馬首的動作而已,孫華並沒有什麼實權。
李淵置關中十二軍之後,孫華所部雖沒有被改變,但其部也被置於左衛大將軍張瑾麾下,駐防同州。
孫華領命北上之後,一路進抵河西縣。
按照張瑾想的,孫華到了此地,就應該徵召壯丁,修牆挖溝,最大限度的加強防禦。其實河西縣因為是新設立的縣,縣城遠不如郃陽、澄城堅固,但誰讓此地離著蒲津關最近呢。
但孫華沒有這樣做,他一盜匪,平日裡盡幹劫掠的事,就是和官軍打仗,也是打野戰、浪戰,什麼時候守過城啊。
此時聽聞隋軍在向郃陽縣進發,他腦袋一熱,便準備前去增援郃陽。
郃陽是孫華的老巢,他雖然投奔李淵,部下也都成了李唐官員,但不少人的家小、產業,盡在郃陽。
孫華如何能眼看著隋軍佔領自己的老巢。
孫華是關中有名的盜匪不假,可的確見識不足。他也和關中隋軍交過手,並不畏懼。他還以為河北隋軍跟之前馮翊郡的郡兵水平差不多呢。
孫華一路往郃陽縣城趕,可惜並沒有趕到縣城,便在焦籬堡(今陝西省合陽縣東二十五里)遇上了唐軍的先鋒騎兵。
關中平原,幾乎就是騎兵的天堂。
王君廓是率軍取河西的,沒想到遇到了孫華。此時他摟草打兔子,立刻向孫華部發起了攻擊。
孫華也沒畏懼,竟然迎頭趕上。
這架勢,讓對面的王君廓都有些一愣。敢和河北軍騎兵對沖的部隊,他還真沒見過幾個。
這年頭,有些人是裝傻子,有些人是真傻子。
隋軍騎兵,蜂擁而來,如洪流,如海浪,滾滾而去,迅速將孫華所部給淹沒。
孫華這時候才知道畏懼,早就晚了。
孫華匪軍,在隋軍的攻擊下,四散逃逸,整個戰場,就跟獵人抓兔子一般可笑。而孫華匪軍,還不如兔子跑得快。
孫華一路逃竄,終於沒有逃走。
在焦籬堡南十多里,孫華被追擊的隋軍流矢射中,身死當場。
至此,隋末又一股路煙塵,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