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洛水之戰(一)

對於王纊的慷慨之言,李淵很是感動,甚至還有一絲不忍。

不過李淵終究是個政治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並沒有在關鍵時候,婦人之仁。因此最終,勉勵王纊一番,又下令厚賞鼓旗軍。

但終究還是選擇留下了這支部隊。

八月一日一早,天還沒亮,李淵就下令三軍,埋鍋做飯,準備出擊。

戰前李淵召集諸將,召開了一場動員會,給諸將清晰分析了現在的局勢,並將同州城的剩餘財貨,盡分給諸將士,鼓足了士氣。

對於李淵來說,勝負成敗,在此一舉。

除了鼓旗軍和留給王纊的兩萬新兵,其餘部隊,盡集中在同州城的南門。

這兩萬新兵,都不是能戰的部隊,留給王纊,也就是能幫著壯個聲勢,或者幫著挑挑抬抬的,當個力夫。

要突圍的部隊,差不多有七八萬。

李淵將元從禁軍放在突圍佇列的最前面。最先突圍的時候,隋軍防禦是最放鬆的時候,只要元從禁軍突圍出去,剩下的結果,李淵都可以接受。

而在元從禁軍之後,則是四萬新兵。

這四萬新兵,兩萬是八萬新兵中挑出的可戰之兵,另外兩萬,就差的多了。

李淵準備以這四萬人馬,分為兩部,各領一萬戰兵,一萬輔兵,然後在洛河東岸佈陣,再次阻擋隋軍。

元從禁軍先渡,羽林軍其後,剩下的才是這四萬新兵。

對於李淵來說,這四萬新兵,實際上都是消耗品,最終能有多少渡河,都看他們的運氣了。

五更時分,天還未亮,因為是月初,下半夜連月牙也難見,四下無光,一片漆黑。

整個洛水之上,頗為寂靜。自唐軍停止在洛水上修橋之後,這條河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同州的東城門忽然開啟,接著便是大隊的騎兵,魚躍而出。

這些騎兵,直奔洛水,然後分開兩側,在同州和洛水之間,連線出一條通道。這是為渡河部隊構建的第一道屏障,以防隋軍遊騎前來襲擾。

而其餘的步軍,分作三隊,跟在騎兵後面,一同衝了過去。

出了城門之後,三隊人馬,前兩支立刻分向兩側,而羽林軍則向前緊隨元從禁軍,成為中軍。

其中元從禁軍和羽林軍中,攜帶了大量的船隻。

唐軍在洛水的船隻已盡為隋軍燒燬。這一次為了渡河,李淵連同州城各家的門窗都拆了,當作舢板來用,又製造了各種各樣臨時的船隻。

此時這些船隻裹在軍中,人扛馬拉,一同往洛水而去。

不得不說,整個唐軍,就像佈置緊湊的大陣一般,各司其職,井井有條。眾人嚴陣以待,以應對接下來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