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六章 長安之變(二)

雖說關中是關隴世家的大本營,但長安城內,反對李淵、心向黃明遠的並不在少數。

說白了,李淵的得位不正,不得人心。

李淵的祖父李虎雖然是關隴八柱國之一,但其父李昞早死,家裡最大的長輩李璋又因圖謀楊堅被殺,李家實際上已呈沒落的趨勢。

要不是獨孤皇后是李淵的親姨母,楊堅保了李淵的爵位,他早不知成什麼樣子了。

而且李淵這個人,說是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但在上層人物眼中,就是一個性格懦弱、猶豫寡斷之人,連楊廣都開他玩笑說他是“阿婆面”。

再加上頭兩年,李淵為了活命,不停地獻媚楊廣,選取珍獸名馬獻給楊廣以討其歡心,還把外甥女都獻給楊廣為妃嬪,更是為人所不恥。

所以關隴家族很多人內心是看不起李淵的。

只是到最後大家都沒有兵權,而李淵有兵權,要推翻楊家,眾人不得不用李淵。

但反對李淵的,也不是沒有。

歷史上李唐如日中天的時候,尚且有獨孤懷恩、李仲文、李孝常等人要造反,更何況是現在江河日下的局面中。

李蔚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實際上自李蔚到了長安之後,便和一些不是對李淵很滿意的人結成了一個小團體。主要便是右監門府郎將長孫安業、護軍劉德裕、賀婁子幹之子賀婁善積、東閣祭酒韋元整、左衛長史蔡惲、驃騎將軍元律、劉政會之弟兵部郎中劉文贊、鄠縣丞李延等人。

關隴之人,似乎天生喜好抱團,結交小團體,就連造反也是如此。隋唐時期關隴的造反案子,都是幾個人一攛掇就決定的,甚至有些都不過腦子,當然大多也不成功。

不是所有天子都是楊廣那樣的瘋子。

當然李蔚也不是那種腦袋發熱,一拍腦袋就乾的武夫。

李蔚知道自己手中沒有兵權,這就導致要想拿下長安城,必須得依靠旁人。

但是李蔚沒有盲目的找尋同伴,雖然參加的小團體不少,性情相合的也不少,但造反畢竟是造反,出了差錯是要殺腦袋的。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

李蔚一直記著當初父親要改革李家卻身死的教訓,所以要造反也得找幾個可靠之人相助。

經過不斷地挑選,李蔚終於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那便是右監門郎將長孫安業。

長孫家五房,幾乎每家都和李家關係密切,其中四房的長孫順德就是李淵麾下大將。

歷史上李世民娶了沒爹的長孫觀音婢便是如此體現。

二房的大家長長孫敞,也就是長孫安業的四叔,原本是長安的左衛郎將,正兒八經的大隋留守官員。李淵入關之後,他便率子弟迎見於新豐縣,跟著李淵平定長安,因功授將作少監。

可以說長孫家是李淵的死忠。

長孫安業也擔任右監門府郎將這種重職,但李蔚卻暗暗感受到長孫安業的不滿來。

李蔚剛開始還不解,長孫家這種李淵上位的得利者,如何還不滿李淵,後來他才弄明白,長孫家是得的少了。

長孫家族,從祖先長孫嵩開始為王,算是北魏皇族的一支。到長孫安業的伯父長孫熾一代,尚擔任民部尚書這種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