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一章 同州危機

王纊於是在浮橋上面位置,攔鐵索以阻斷火船。

可這並沒有什麼用,無非是讓隋軍加大火船的數量。長江裡的千尋鐵鎖都擋不住火燒,更何況是這臨時用的鎖鏈。

王纊之後又想了不少辦法,但始終沒能建好浮橋。

李淵聽到王纊的彙報,也是不停的皺眉。很明顯,隋軍阻止他們修建浮橋,是想將他們困死在這裡。

對面的隋軍已經知道了長安危急的訊息,也知道李淵已經知道長安危急的訊息。

李淵明白,越是如此,越要撤退,就是費再大的勁也得走。

於是李淵為了掩護王纊建橋,派出騎兵往北面出擊,阻止隋軍向洛水的靠近。

但這正是隋軍希望的。

隋軍總兵力或許不如李唐的數量,但騎兵數量卻遠超對方。

李淵要打騎兵戰,正好是以短克長。雙方在同州城北,交戰數場,均以李唐的失敗而告終。

李唐不僅沒有打破隋軍對築橋部隊的襲擾,反而損失慘重。

李淵弄得沒辦法,只得將派出去的騎兵縮回來。就這麼一點家底,敗光了怎麼辦。隋軍據有大量的戰馬,沒了還能補充,李唐沒有養馬之地和固定的馬匹來源,騎兵卻是死一個就少一個,他還指著這群人掩護突圍呢。

再之後,李淵又準備和隋軍進行決戰,至少先將隋軍牽制住,不能再讓隋軍在同州如入無人之境。

於是李淵在同州城西,依靠城池,擺下陣勢,紮下大陣迎敵。雖然李唐有過半的新兵,但數量多,又背靠城池,實力不弱。

即使不勝,也不會致敗。

但李淵沒想到的是,隋軍根本不應戰。

唐軍列陣,隋軍就在對面看著,甚至還往後撤了一步,給唐軍留出足夠的空間。至於隋軍主力,高掛免戰牌,死活不出。

李淵恨得牙癢癢,卻不敢追上去。

李淵自家人心中有數,他麾下看著人馬眾多,那六萬新兵,能用的不超過一半。守著城池打呆仗,還有些用處,若是打運動戰,不用隋軍出擊,光是聽見號角聲,就要腳軟了。

李淵可不想剛開戰,就潰逃數萬人,太傷士氣,也容易形成倒卷的局勢。

一場決戰,就這麼無疾而終。

張文遠和劉雲芳二人很清楚,仗打到這種地步,隋軍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根本不需要每個戰場都和李唐硬拼,只要一點一點擠壓各個戰場上唐軍的生存空間,便能不戰而勝。

若是貿然決戰,一旦兵敗,反而給了對方反敗為勝的機會。

於是同州戰場,就形成了“小戰不斷,大戰不打”的局面。論單兵戰鬥力,隋軍壓李唐一頭。

李淵又羞又惱,心中好不煩憂。

但很快一個驚人的訊息從南面傳來,下邽丟了。圍攻永豐倉城的屈突通派遣全旭率領五千人馬,渡過渭水,越過沙苑,直襲空虛的下邽城,斷了李淵的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