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這天氣,也不怕肉壞了。
衛山城內掛滿了肉乾,不少牧民見連種牛、種羊都殺了,心疼地直流淚。可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只能把仇恨推到突厥聯軍的身上,等著報仇。
這些糧食肯定也是不夠的。
就是光吃牛羊,還分不了一人一個,難道一冬天就指著一頭牛過活。
孫辭煦只得向周邊的幾個部落求援,意思很明顯,糧食和人都帶來,這次先緊著隋軍,以後隋軍不會虧待各部。
其實現在的鐵勒諸部也星流雲散,不復之前的盛狀。同羅部西遷,渾部、蒙陳部南遷,韋紇部北遷,吐如紇部覆亡。漠北鐵勒,只剩下拔野古、僕骨、思結、多覽葛、覆羅、斛薛、奚結、阿跌、白霫、阿特、俱羅勃十一部。
十一部之中,拔野古、僕骨比較獨立。斛薛、俱羅勃、阿特最靠北,在大隋和韋紇部之間左右逢源。思結部漸敗落,部眾分散,分別依附於突厥和大隋。唯有多覽葛、覆羅、奚結、阿跌四部對大隋最為忠誠。
對於大隋的求援,阿跌部和多覽葛部反應最快,也最積極。
隋軍在定北城建城之後,阿跌部和多覽葛部西遷,瓜分了同羅部在弓盧水以北,黑水以南的廣大地區。
兩部土地肥沃,又處在隋軍的保護下,只要自己不找死,安全便不是問題。
若沒有大隋,二部是守不住這塊地盤的,因此兩部對於大隋也最是忠誠。
此時大隋爸爸有需要,二部自是傾囊相助。
阿跌訶咥和多覽葛忠親自率領部落精銳前來支援,還帶來了大批的牛羊,甚至是最珍貴的草料。
按照二人的說法,就是部落裡全部的牛羊都餓死,也不能讓那個天朝的戰馬餓肚子。
其恭謹的程度,不亞於後世的小日子和棒子對鷹醬爸爸的孝順,這份態度讓孫辭煦都有些感動。
很快,北面的奚結、覆羅二部也趕到,不過奚結贊和覆羅漫陀二人各帶了一千五百騎,不到部落兵馬的半數,牛羊、草料也沒有多少,一看便是有些敷衍的態度。
至於更北面的阿特、斛薛,則完全沒有什麼訊息,也不知道是支援大隋還是支援叛軍。
不說更遠的俱羅勃,阿特、斛薛兩部對大隋的忠誠遠不如對韋紇的畏懼。二部離定北城太遠,離北海太近。而大隋一般不會對各部主動出擊,但韋紇部卻是對二部又拉又打,這種情況下,也怨不得二部倒向韋紇部了。
而且大隋之前主要目標是大部落,抓大放下,所以小部屢叛屢降,也沒什麼太大的懲罰,這就給了二部更大的僥倖。
這次韋紇部出兵南下,二部也被裹挾,大隋使者到來,二部即使有心,也沒法出兵救援,只得裝作不知道。
倒是孫辭煦並沒有指望的僕骨部,在和拔野古部相持的關鍵時候,也派了千騎前來支援,還送給大隋三千頭牛羊,做足了姿態。
不得不說,這一舉動,盡得大隋之好。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有些人有些部落,註定會滅亡在這次席捲整個漠北的大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