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朝廷的命令,讓王世充看破了東都小朝廷的虛實,其心中的野心也大大激增。
此時李密猛攻洛陽城十多日,久攻不下,而王世充又從後牽制,李密回身反擊,又破王世充一陣, 才返回偃師。
而王世充則收攏兵馬, 進入洛陽城,屯住在含嘉倉城之中。
洛南一戰, 使得李密名聲更震,天下人都為之震驚。
所有人都覺得洛陽城的失守,只是時間的問題。
周邊歸附李密的盜匪頭領, 包括楊士林、楊仲達、左才相、孟海公、盧祖尚、周法明等人都順勢地派人向李密上書,勸說他登皇帝位。
甚至就連關中的李淵都向李密請求結盟,共抗楊隋。
本來李密對於李淵搶了關中有很大意見。但是雙方有共同的敵人隋朝,還有河北的黃明遠,此時也不得不同意李淵的聯盟之情。
不過李密要當盟主,於是給李淵去信“與兄派流雖異,根系本同。自唯虛薄,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執子嬰於咸陽,殪商辛於牧野,豈不盛哉!”希望李淵率軍前往河內,面結盟約,共擊洛陽。
李密想得倒美,可李淵連關中都出不去,談何攻打洛陽。
而且李密的妄自矜大也讓李淵不滿。
“密妄自矜大, 非折簡可致。吾方有事關中,若遽絕之, 乃是更生一敵;不如卑辭推獎以驕其志,使為我塞成皋之道,綴東都之兵,我得專意西征東進。俟關中平定,據險養威,徐觀鷸蚌之勢以收漁人之功,未為晚也。”
於是李淵回信“吾雖庸劣,幸承餘緒,出為八使,入典六屯,顛而不扶,通賢所責。所以大會義兵,和親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烝民,必有司牧。當今為牧,非子而誰!老夫年逾知命,願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鱗附翼,唯弟早膺圖籙,以寧兆民!宗盟之長,屬籍見容,復封於唐,斯榮足矣。殪商辛於牧野,所不忍言;執子嬰於咸陽,未敢聞命。關中左右,尚須安輯;盟津之會,未暇卜期。”
李淵一通彩虹屁,引得李密心懷大慰,真以為李淵給他低頭服軟了,甚至拿信給眾人道:“唐公見推,天下不足定矣!”
雙方信使於是往來不絕。
而魏軍也意氣風發,驕矜自功。都希望李密能夠登基,他們也好榮登開國功臣,封官加爵。
但李密還算清醒。不破東都,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現在不稱帝,迴旋餘地大。若是稱了帝,北面的黃明遠怕是要直接興兵南下了。
於是李密便言:“東都未平,不可議此。”
李密的想法不錯,但還是讓部屬大失所望。大家看到是沒法升官發財,誰看得那麼長遠啊。
李密返回偃師之後,再次準備征討洛陽的計劃。之前幾次攻洛陽不順,皆是因為群敵在側,這一次他準備先佔領金墉城和邙山,掃清洛陽的外圍,最後再向洛陽出擊。
於是李密引兵攻打金墉城,王世充率軍救援,雙方激戰兩月,李密始終沒有攻下金墉城。
這時滎陽突然求援,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