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黃維揚從江都城撤退,全軍撤往揚子宮。
揚子宮位於大運河入長江口的位置,其地也叫揚子津。其宮和江都宮一同於大業四年開建,之後楊廣又上升釣臺,臨揚子津,大宴百僚。
不過揚子宮離著江都宮實在太近了,天子幾乎沒在揚子宮住過多久。反而因為此地瀕臨大江和運河,地處要衝,交通便利,在當初江南之亂時,成了一座大倉庫。
這也是黃維揚為什麼第一時間趕到揚子宮的原因。
若非得堅守禦敵,揚子宮是最好的選擇。無論地形還是物資,都能支撐到援軍的到來。
中折衝軍趕到揚子宮後,黃維揚整點兵馬,算是黃家的私兵,全軍滿打滿算有五千人。夜裡一戰,傷亡不小。
不過三軍俱是精銳,這些人進取不能,但守禦尚沒有問題。
當然眾人自不能永遠在揚子宮待著。
黃維揚其實也不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這場兵變來的太突然,而他又太無備。正常情況下,他要帶著眾人趕往江南最好,畢竟那是黃明襄的地盤。然後等著江都叛軍北上,他們便可順勢收復江都,甚至是席捲淮南。
但問題是他沒能和弟弟黃維烈會和,連派出去的黃植的五百騎兵也沒回來。
這讓黃維揚極其擔心,生恐黃維烈被圍在城中。
所以這走,恐沒法走。
眾人在揚子宮待了一日,並沒有從江都的追兵趕來。實際上宇文化及兄弟正在清洗異己,大封群臣,也沒膽來碰黃維揚這顆硬釘子。
到了第二日一早,天還未明。大江之上,霧濛濛一片,天與江與水連成一片。舉目遠眺,江上一片寧靜,遠處是點點的黑色。
皆是遠處的黑色越來越亮,越來越清晰。
迎面朝著揚子津而來的,便是一艘艘巍峨的橫衝鉅艦。
很快大江之上,各種戰艦接天而來,直奔揚子津而去。
黃維揚聽到奏報,也是大驚,急忙前往瞭望臺觀望。很快他便意識到對方的身份,在這條大江上,能夠擁有這麼龐大艦隊的,也只有自己的三叔了。
果不如黃維揚所料,來的正是江南軍。
不過出乎黃維揚所料的,率軍前來的是他的親叔叔黃明襄。這一次北上,黃明襄親統四萬大軍,六百艘戰船北上江都。
六百艘戰船在江面一字排開,蔚為壯觀。這已經是江南在保持自身安穩的情況下能拿出來的最大兵力。
見到黃明襄,黃維揚頗為吃驚,倒是黃明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自吳州後,有十年不見雕郎,雕郎已經成大人了。”
“三叔!”
“雕郎帶著大軍從江都重圍中殺出,其風采不弱於大兄啊。”
說著,黃明襄“哈哈”大笑起來。
二人一路進堂,一路上盡是黃明襄在說,而黃維揚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