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些騎兵就是阻止唐軍渡河的。
李琛立刻放棄了泅渡的想法,若是唐軍在泅渡過程中為隋軍包圍,其後果難以預料。
打,打不過;逃,逃不走。
李琛有些絕望了。
就在這時斥候來報,雖然東面是群山,但在東南群山和湘水緊挨之處,有一地叫慄才坡,地形狹窄,道路難行,但卻能通行,還沒有防禦。
李琛大喜,在他看來,他不瞭解荊南地形,這北隋軍也是北人,自當是不會了解。再說這群山之地,有條小路,也是自然之理。
於是李琛下令半夜悄悄向東突圍,先跳出北隋軍的包圍圈,再作決定。
果然到了夜裡,唐軍拔營,而對面的隋軍似乎並未發現,靜等著他們一路往東而去。
眼看到了慄才坡,始終沒有遇到隋軍,李琛的心稍稍放寬不少。只待過了此地,唐軍便能繞至隋軍身後,進入東面的群山脫圍了。
不過著慄才坡真不好走,說是一個坡,就是山邊一塊窄地,並排走不了兩輛車。左側是險峻的山嶺,右側的湘水不斷地衝刷堤岸,堪稱絕壁之途。
李琛帶著唐軍緩緩走過此地。因為道路狹窄,這隊伍也被迫拉的極長。
三更半夜,不見星火,夜死寂的嚇人。
李琛在前面走過慄才坡,這時前面探路的斥候來報,前方有傾倒的大樹攔路。李琛一愣,下午時斥候跟他回報還是坦途,沒有什麼大樹啊?
李琛忙來到前面,果然發現道上隨意橫著幾棵大樹,將路攔住。
李琛顧不得思考其他,立刻讓人將樹挪開。
這時眾人發現最下面的一棵樹上刻著幾個字,只是天色昏暗,完全看不清寫的什麼。
李琛更是狐疑,也顧不得暴露,立刻讓人點了火摺子檢視。雖然火摺子是微弱的孤光,可在深沉的夜裡,卻那麼耀眼。
這時李琛藉著光亮,終於看清了樹上的字。
“李琛死於此地!”
“啊!”
李琛剛才便覺得不對勁,總覺著此景好像是見過,卻又想不起來。看到這幾個字,他終於明白,今日之情景跟史書上馬陵之戰中龐涓中計的樣子一模一樣啊。
一樣的狹窄之道,一樣的攔路之樹,一樣的刻字。
李琛立刻就明白,隋軍早有埋伏,因此再也顧不得隱藏,立刻高聲下令撤退。
就在這時,山上忽然燈火通明,而在唐軍的前方,也突然有一束光亮,直對準了他們。
這時山頂巨石如雨,前面的箭矢如蝗,盡向唐軍襲來。
而站在最前面的李琛,立刻倒在了這場箭雨之中。
····
此戰,李唐宗室,荊南軍統帥李琛陣亡,荊南軍主力,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