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李光度面前的只剩下一條路,便是立刻回援,非得打敗入侵的隋軍,才能講以後的事。
至於浴火重生還是元氣大傷甚至是徹底沒落,已經不是李光度能左右的了。
至於攻打始安城,就不要想了。人心亂成這個樣子,還怎麼打,還有誰願意打?今天之前,再有一天便能破城,今天之後,他們再也破不了城了。
李光度甚至有些恨這個訊息送的早了一天。若是等他破了始安城再送到,用滿城的財貨來收攏人心,那情況將會有巨大的改觀。
而今七個多月的努力,都要付之一炬了。
對於桂平送來的這個訊息,李光度還是沒有懷疑的。雖然李光度跟李元粹關係很差,但此事事關整個李氏的生死存亡,李光度相信李元粹不會信口開河。
李光度下令連夜拔營,返回永平。
至於各垌、各族的軍隊,李光度自不會放任他們自行其是。看這一次情況,隋軍來勢洶洶,李氏部隊本就在始安一戰中傷亡慘重,若是沒有這些附屬軍隊的左助,還真未必能擊敗隋軍。
從始安縣城到永平,中間是大片的山區,幾乎沒有像樣的平原地帶。不過鬱水往外延伸的支流眾多,也形成了大片的河流衝擊平地。沿著河流兩側的山中窄道,有多條路線可以返回永平。
說實話黃明聰選擇在陽壽等待李光度,諸將是有些不解的。
陽壽雖然是處要衝,可位置偏西,不是從始安到永平的最近之路。萬一李光度不走此道,他們不是白設計了。
不過黃明聰自有想法。
從始安到永平道路無數,隋軍不可能每條都設伏。根據黃明聰對李光度的瞭解,這是一個多疑而狡黠之人。
直接穿越群山,不僅道路難走,還有遇伏的危險。隋軍一旦提前偵知其動向,在山口阻擊,則聯軍將陷入群山之中,進退兩難。
而走陽壽這條大道,道路平坦,而且還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隋軍的身後,對桂平的隋軍形成包抄,簡直是一條完美的路線。
在黃明聰看來李光度只要還有理智,最可能選的便是這條路。
而且還有一點,桂平是李元粹的,永平實際上是李光略這一支的。兩地危急,李光度雖然焦急,但並不是切膚之痛,實際上利用李元粹在桂平拖著隋軍,完成合圍,比直接硬撼隋軍主力對李光度更有利。
果不出黃明聰所料。
李光度在剛開始的驚慌慍怒之後,很快便恢復了冷靜。
既然有人在前面替他扛著,他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坐收漁翁之利。
雖然同為一個李氏,但也各有不同分支,族長的權利從老大李光仕一脈,到老二李光略一脈,再到老三李光度一脈,經歷了無數的血雨腥風,而李家在此其中,不知道積攢了多少的矛盾。
在打擊敵人的同時打擊異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李光度看著地圖上的陽壽二字,下定決心,從此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