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未立,眾人拉幫結夥的架勢就足了。當然黃明遠倒不是很在意,太祖都說了,“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原作者是秀兒)”官場其實就是政治派系的角力場,想沒有鬥爭是不可能的,只能加以引導。
眼看眾人都要吵累了,黃明遠一抬手,眾人皆是不說話了。
不得不說,這態度黃明遠就很喜歡。
讓你們說,你們就說,不讓你們說,都給我閉嘴。
“我看諸位的話,都很有道理,只是一個國號,不管用哪個,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可建國是個好事,不能讓大家一同不高興,否則,好事也成壞事了。”
說到這,黃明遠突然看向李子孝問道:“大家都說了這麼久,李相覺得哪個合適?”
李子孝一改之前的不關心狀,彷佛成竹在胸。
“聖人,這國號一字,多從先秦諸侯國中選取,可若是地名,自然是有大有小,不管是用哪一個,總有不合適的。既然如此,臣以為便不從先秦諸侯國中選取,而只以美字,選為國名。”
黃明遠聽了點點頭,覺得頗為有禮,於是又問道:“那李相覺得哪個字合適?”
“明者,照也。左日,右月,意為乾坤陰陽正序,光明照耀四方,正好對應了聖人的名字,此為天生聖人,以耀華夏之理。且大隋為火德,火生土,新朝乃為土德。日月當空,照臨國土,此為新朝日月同天,山河永固之意。”
“好一個‘日月同天,山河永固’。”
說著,黃明遠又看向眾人說道:“眾卿覺得李相所言如何?”
黃明遠跟李子孝如說二人轉一般,一唱一和,眾人又不是傻子,立刻明白黃明遠跟李子孝之間怕是早就有商議了。而黃明遠本人對這個“明”字也極為滿意,甚至於這個“明”字就是黃明遠選的。
不得不承認,這個皇帝當的,真真沒意思。
從前黃明遠有什麼事便做什麼決定,直來直去,便捷有效。可當了皇帝,就只能做一個仲裁者,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也只能藉著“大臣”的口說出。
否則皇帝直來直去,就成了單刀之勢。若和大臣們有異議,很容易就變得無法調和了。
而且皇帝第一時間闡明觀點,那你讓大臣們怎麼辦,聽還是不聽。
除非你想養一群磕頭蟲。
當然在這種事上,不是事關生死,大家明白了黃明遠的意圖之後,也多多少少會給黃明遠一個面子。
“明”字的確寓意很好,而且使用“明”字,並不對各家有影響,至少不會增強對手的實力,於是眾人齊齊稱讚。
黃明遠於是笑道:“既然諸位愛卿無異議,那就定國號為‘大明’吧,願我大明,日月山河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