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九章 伐蜀

五日之後,李建成兵變、李淵被殺的訊息便傳到了洛陽,次日一早,黃明遠召集行在的群臣議事。

大事只有一項,那就是即刻出兵,討伐李唐。為此黃明遠幾乎是乾綱獨斷,畢竟整個大明,到目前為止,尚未做好滅唐的準備。

巴蜀天險,打不好就成了一場消耗戰,非得準備完全不可。因此眾人紛紛建議黃明遠再往後拖一到兩月。

畢竟李淵身死,巴蜀內部必然生亂。而這亂子短時間內停不了,所以沒必要趕這一兩個月的進度。

還不如等著李氏內部亂起來再出兵。

但黃明遠的決心,亦是無可阻擋的。黃明遠雖然迫切想得到巴蜀,可不想好好一個巴蜀被打的稀巴爛。現在李元吉和李建成交戰,荼毒的是成都平原,真讓他們打上半年,整個成都平原就完全毀了。

所以為了保住一個完整的巴蜀,非得速速進軍不可。

黃明遠手下,文化人也不少,像是孔德紹、劉斌、蔡允恭、孔紹安、袁朗、賀德仁等人都是文學大家。

眾人群策群力,當日下午,一篇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的《討偽蜀檄文》,便一蹴而就。

對於李唐,黃明遠既不稱呼為隋,亦不稱呼為唐,而是蔑稱其為偽蜀,如當年魏國稱呼劉備政權為蜀一般,定位就是一個地方性的割據勢力。

此次伐蜀,黃明遠佈置三路主力出擊。

北路軍以魏王黃明遼為漢中道行軍元帥,定國公張文遠為副元帥,段偃師為長史,齊洛總督糧草,集結關中的右屯衛、右武衛(神武)、右靖衛(豹韜)、行臺直隸部隊、漢川駐軍共計十三萬人馬,從漢中、陳倉、庫谷、隴南、天水五路出擊。

中路軍以太子黃維揚為巴東道行軍元帥,宋正本為長史,戴胃總督糧草,集結荊襄的左、右衛率營、左驍衛(控鶴)、右驍衛、左御衛、行臺直隸部隊、左領衛一部、水師部隊共計十六萬人馬,從夷陵出擊。

南路軍以韓王黃明聰為黔中道行軍大總管,領右御衛一部,加上嶺南土兵,共計五萬人馬,從桂林郡出擊,攻打李唐的川南地區。

再加上一直在黔中和李唐鏖戰的沂侯歐彥部。

三支部隊,共計三十餘萬人馬,號稱七十萬。其中中路、北路兩軍為主力,而南路軍所部,則作為偏師,主要目的便是斷李唐南逃之路,防止李唐眾人打不過逃入西南蠻部。

西南邊陲,多不穩定,若二者合流,則西南勢必不會安定。

三路三軍,三十餘萬人一同出擊,幾乎是以獅子搏兔的力量,

······

命令傳到軍中的第一時間,各部就展開了行動。

尤其是北路軍,自關中戰後,這支部隊為進攻關中已經等待了兩年的時間了。雖然之間關中、關西地區爆發了數次小規模的混亂,但並沒有影響整體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