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二 黃維烈

雖然班超從未到過此地。

黃維烈以班超城命名,不只是為了紀念班超,而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和班超一樣,臨死之前,生入玉門關。

黃維烈取了伊麗河谷,但統葉護可汗根本顧不得此事,他還在河中和阿史那悉密打生打死。

阿史那悉密多的能力不用說,但是個項羽氏的人物,自其兄長阿史那甸職死後,他並不能團結各部,反而因為跋扈、獨裁的性格使得其勢力開始分崩離析。

這一次阿史那悉密多引薩珊波斯而來,也是失敗前的臨死一擊。

雙方從五月份打到次年的二月份,最終統葉護可汗擊敗了阿史那悉密多和薩珊波斯的聯軍。

這一戰讓兩個帝國走向了毀滅。

失敗者薩珊波斯的君主,在位三十多年的庫思老二世狼狽逃回,之前被他廢黜囚禁的兒子卡瓦德二世篡位,庫思老二世及他和續絃王后希琳所生的子女被處死。

阿史那悉密多逃往天竺,最後死在那裡,再也沒有回來。

而統葉護可汗可汗一場慘勝,返回熱海之後,立刻便遇到了早就準備好的明軍。

安康九年(626年)四月底,十萬明軍在碎葉城和統葉護可汗率領的西突厥的主力展開了大決戰。

西突厥軍隊是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而明軍則是以逸待勞。戰鬥一開始,西突厥軍隊搶先向明軍發起攻擊。

黃明遼並不與其決戰,而是不斷後退。一方面利用碎葉城固守,另一方便,不斷襲擾西突厥的糧道。

雙方相持了兩個多月,統葉護可汗已經撐不住了。

這時黃明遼率領明軍,佯裝後退,一路撤到伊麗湖以東的地方。統葉護可汗一路追擊,最終被包抄的明軍堵在了班超城和伊麗湖之間。

這時一直後退的黃明遼終於發起了總攻。

十幾萬騎兵的大廝殺,簡直震天動地。

最終西突厥的主力為明軍所摧毀,這場騎兵大對決,以明軍得勝為結局。

統葉護可汗率領殘部逃亡俱蘭城,可是沒多久便被其叔父莫賀咄所殺。

隨著統葉護可汗的身死,整個西突厥徹底分裂。

莫賀咄自立為侯屈利俟毗可汗,獲得了咄陸諸部的支援。而弩失畢諸部共同推舉達頭可汗曾孫阿史那泥孰為可汗。阿史那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統葉護可汗之子咥力特勤,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

肆葉護和莫賀咄互相攻擊,戰鬥不止。原先役屬的河中諸國和鐵勒各部紛紛叛離。

西突厥完了。

碎葉城之戰後,大明徹底控制了熱海以北、以東的地區。大明在此設伊犁、熱海、絮山、嗢鹿、碎葉五軍鎮,並置濛池都護府,轄東到車嶺,西到鹹海,南到天山和葛羅嶺的土地。

這時朝廷也傳來令旨,封黃維烈為秦王,以濛池都護府轄地為其封地,原涼州巡撫梁碩為秦國相。

同時為了秦國儘快立國,黃維烈兼領西樞密院樞密副使、西域大都護府大都護。當然權利並不完全在他手中。

大軍在西北待了一年多,不可能一直留在西北。

黃明遼按照兄長的指使,留下了三萬健兒,以為秦國國民,自率其餘部隊返回。而黃維烈只得留在伊犁,建設他的國家。

父親承諾會在二十年內,往秦國遷徙十萬戶人口,並保證秦國十年的糧食,這是父親最後能為他做的。

一隊隊的大明將士,往東而去,返回故鄉。那陽光下悠長悠長的影子,一眼望不到盡頭。

黃維烈站在高岡之上,望著東方,不斷地張望著,彷彿這樣就能看見故鄉。可重山之後,仍是重山,黃維烈的眼中,只剩下淚水。

從今以後,他再也沒有家了。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中原,中原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