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八章 黃李對決(六)

還是小看了李世民,讓李世民給逃了。若是他提前派出騎兵,從外圍對唐軍大營進行包圍,結果或許不一樣。

而現在犯的錯誤,來日或許要花費十倍的代價,才有可能彌補啊。

黃明遼立刻下令,巴彥和全旭,繞道龍泉山以西,攻打綿竹,同時騷擾成都腹地,讓軍隊出現在成都城下。

黃明遼不相信李世民澹定,成都之人也跟他一般澹定。

同時黃明遼又下令全軍出擊,包圍萬安城,日夜不停地攻擊,不給李世民一丁點的喘息之機。

萬安城只是一個小城,本身並沒有多強的守禦力。

眼看明軍的投石器、砲車齊飛,石彈、弓箭跟下雨一般,李世民當即便決定再次撤退,退到白馬關上。

白馬關地形險峻,又和鹿頭關互為犄角。

靠著地形優勢,撤退到白馬、鹿頭二關的李世民,這才勉強穩住了局勢。

但很快,他便發現,鹿頭關以西的地區,出現了大批的明軍騎兵。

李世民立刻明白,這些明軍騎兵,是繞道綿竹而來的。而目的,則是成都。

對於李世民來說,守住白馬關並沒有什麼意義。無非是多阻擋黃明遼一段時間,可是這一切並不會影響整個戰局。

李世民手中的本錢就這支部隊,等軍隊消耗光了,也就是覆滅的時候了。

可是不守白馬關,回援成都,很明顯也不現實。之前的突圍已經證明了,沒有騎兵掩護,在明軍騎兵面前,唐軍的部隊在野戰之中就是砧板上的肉。

看著局勢,李世民陷入到無盡的憂愁之中。

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似乎老天爺嫌李世民遭遇的磨難不夠大,非得要再磨礪他一番不可。

就在李世民撤退至白馬關之後的第二日,有訊息從巴東而來,巫山兵敗,巴東防線告破。

秦武通雖然在白帝城投降了大明,終歸還是顧念昔日李世民對他的恩義,在投降之前,派人前往成都送信,將巴東的局勢告知李世民。

信使折騰了十多日,歷經千辛萬苦,才把信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當時李世民正在議事,看到信之後,李世民便摒退了所有人,一個人默默消化著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

李世民這些日子,其實一直都在擔心巴東的局勢,擔心侯君集撐不住局面,導致整個巴東防線崩盤。可是當巴東兵敗的訊息傳來,李世民反而有些釋然了。

巴東的失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雖然唐軍是據險而守,但無論是兵力、後勤、訓練、組織都遠不如明軍,就是兵敗,也是應有之事。

李世民覺得自己之前一直心存僥倖,現在泡沫被戳破,反倒是順理成章了。

大勢不在我,不管怎麼折騰,都是徒勞啊。

有那麼一瞬間,李世民真的感到絕望。

不過李世民這個人,具備成為梟雄全部的品質,心狠,腹黑,果決,堅毅。

所以李世民雖然感受到絕望,卻不準備放棄。他從黃明遠身上,學了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高傲,絕不低頭,哪怕對面是自己的師傅。

李世民放下秦武通的信,默默地盤算著手中的力量。雖然他並未喪失信心,可是自信不是自負,雙方的戰鬥,歸根到底還是實力的比拼。

李世民很清楚,巴東一丟,明軍逆江而上,南浦州、臨州、渝州、涪州等地兵力加起來不到萬人,想必是守不住了,甚至巴蜀中部的果州、蓬州、渠州等地,可能也要失陷。

接下來能用的兵力,將會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