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黃明遼突然迅勐的攻擊,瞬間打蒙了李世民。
明軍以摧枯拉朽的攻勢,一夜之間攻破了鹿角關,徹底擊破了唐軍的外圍防禦。而且佔領鹿角關之後,明軍的進攻並無放緩的趨勢,繼續勐攻白馬關,一副窮追勐打、誓不罷休的樣子,似乎要跟唐軍拼命。
黃明遼猜到李世民可能會逃走,畢竟李世民不是一個輕易便投降的人。而且李世民果決、機敏,無論是長林還是巴西,都是眼看事不可違,立刻便走為上策,所以這一次死扛的可能性並不大。
可是接到薛元敬、韋慶植二人的密信,黃明遼仍是震驚於李世民的果決。要知道現在的局勢對於李世民並非山窮水盡,李世民還有很大的騰挪空間,根本無需徹底放棄巴蜀南逃。
黃明遼在震驚之餘,也不由得讚歎李世民的果毅堅韌。當斷則斷,說得很輕鬆,可事到臨頭,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份果決。
不過這也堅定了黃明遼剿滅李世民的決心。如此人傑,若讓他逃到南寧州,無異於是放虎歸山,將來必成西南之禍患,所以務必要將此人徹底覆滅在巴蜀之中。
若單是鬥智,黃明遼未必及得上李世民,可若是單純的軍事戰術能力和執行力,至少現階段的李世民還真比不上黃明遼。
既然知道李世民要逃,黃明遼自然要進行阻止。
一方面他命令巴彥率騎兵深入成都平原腹地,遲滯李唐南面州縣南逃的腳步。同時命令全旭率領右靖衛軍兩軍從綿竹南下,攻打雒縣,截斷唐軍後路,並作出威脅成都的意圖。
而另一方面,就是率領軍中主力死死地咬住唐軍,所以才有了明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鹿角關的事情。
而明軍佔領鹿角關之後,便和萬安城方向的明軍,完成對李世民部的包抄。
明軍騎兵向南深入到龍泉山脈的左側山麓,進行遊擊運動,只要李世民敢往成都方向突圍,這百餘里的道路,就是唐軍的黃泉路。
此時明軍勐攻勐打,白馬關的李世民除了拼命抵擋以外,也頗為驚愕。
雙方之前有默契地在進行決戰準備,是什麼原因讓明軍一改之前的佈置,突然開始對他們加強攻勢。
難道黃明遼不想完成對唐軍主力的全殲了嗎?
李世民滿腹狐疑,卻始終猜不透此事。
底下的幾個重臣也紛紛作出猜測。有人認為是“明軍將要糧盡,所以不得不主動出擊”;有人認為是“因為大明朝廷的督促,所以明軍加強的攻擊”;更有人認為是“黃明遼要和黃維揚爭功,這次進攻是貪功冒進”。
不過李世民並不這麼認為。
李世民雖然不熟悉黃明遼,但是黃明遼是明軍之中有數的統帥,李世民對其風格、習慣,還是有所瞭解。
黃明遠對這個弟弟很信任,黃明遼平日裡也素知進退,所以無論是大明朝廷的催促,還是黃明遼爭功,都不太可能。
至於糧盡,李世民更不相信。前一段時間,黃明遼還在巴西跟他拼消耗呢。
到底是什麼原因李世民也沒什麼頭緒,畢竟他還要指揮戰鬥。明軍如波浪一般,一股連著一股,不斷地向白馬關湧動,整個關城,彷佛隨時都要淹沒在明軍的滔滔洪流之中。
連戰一夜,李世民是疲憊不堪。
最後諸將擔心李世民累垮了身子,還是雙士洛接替了李世民在城頭的指揮。
李世民回到宅中,剛穿著盔甲躺到榻上,便有人來報“權弘壽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