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一章 走漏風聲

李世民雖然決定要撤退,但也不敢不管不顧地直接往南行。甚至在軍中他都不敢暴露出一絲一毫南撤至南寧州的企圖,以防被明軍阻擊。

整個成都平原,四野開闊,利於騎兵縱橫,一旦明軍騎兵深入成都以南各州,李世民別說將巴蜀各州的人力、物資運送到南寧州,他本人就是想全身而退都難。明軍將會不遺餘力地向南深入,阻擊李世民南下的腳步。

所以為了麻痺明軍,順利完成轉移,李世民決定繼續在龍泉山跟黃明遼進行周旋。

至少要爭取到半個月的轉移時間。

為此,李世民裝作要和明軍決戰到底的假象,分別派人前往川北諸州以及梓州、閬州、巴州等地,號召各地軍隊,趕赴成都勤王。

同時李世民又不斷地派人前往成都,催促成都小朝廷往雒縣輸送兵力和糧食。

而李世民更是派人在雒縣挖溝修牆,構築工事。

一切的證據都顯示,李世民決心在雒縣和明軍來一場輸死一搏。

李世民的動作果然再次誆住了黃明遼,眼看李世民有決戰到底的準備,黃明遼反而不急了。一方面,唐軍援兵若從四面八方不斷地向成都趕,方便明軍圍點打援;另一方面,黃明遼不怕李世民集結部隊,甚至越多越好。若是一戰定乾坤,前期壓力或許會大,但肯定比拖拖拉拉的打對大明更有利。

為此,黃明遼命令巴彥率部前往龍泉山以西,襲擾各州;又命右靖衛調集兩軍,配合全旭所部的騎兵,攻打綿竹,徹底剪短李世民的右臂。

同時明軍主力,步步為營,緊緊咬住李世民所部主力,但又不貿然強攻,而是不斷襲擾,就如同附骨之蛆一般,使之擺脫不掉。

果然,之後的十日裡,明軍和李世民交戰三場,兩勝一平,和周邊力量交戰五場,五戰五捷,進一步壓縮了李世民的生存空間。

當然這些損失對於李世民來說是值得的,他為此爭取到十日的時間。

各地已經開始進行轉移。

尤其是南面的眉州、嘉州、遂州、瀘州、隆州、榮州等地,在得到李世民的命令之後,紛紛集結軍隊,囤積物資。尤其是瀘州等地,更是直接透過水路,將糧食、軍械運往戎州。

戎州是李世民暫時定下的落腳點,也是他攻略南寧州的落腳點。

此地位於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連線處,地勢起伏較大,又有大江阻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這一次李世民是單獨向各州長吏釋出的命令,所以各州按照指揮,行動很是迅速。

不過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有意無意,卻是沒有命令成都小朝廷進行撤退。期間于志寧還提醒過李世民,但李世民卻沒有聽進去。

倒不是李世民要拋棄成都小朝廷,而是他實在不敢相信成都小朝廷,擔心一旦將自己的目的告訴了成都小朝廷,訊息就藏不住了。

不說明軍在成都隱藏的無數間諜,光是成都城中準備將李氏賣給好價錢的大臣,就不知道有多少。

因此為求穩妥,李世民就不管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