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遠古氏族族長們求見!”琅琊行宮中,蒙毅前來覲見,並帶來了三位大人物。
嬴政有些驚訝,大秦一統之後,他就知道了遠古氏族的存在,大秦之所以能一統, 這些遠古氏族也沒少出力。
甚至可以說,從春秋到戰國的合併,其實都是這些遠古氏族在推動。
其中最關鍵的人物莫過於孫武這個兵家的開創者,兵家至聖,也是孫子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春秋的局面,使得天下進入了吞併和殲滅的戰國時代。
孫武之前,各國征伐都是以王道煌煌,爭霸圖強,即便大戰都是禮儀之戰,點到極致。
最著名的還是楚鄭之戰,楚國大敗鄭國之後,追五百步而止,然後最顯示這種王道之戰的事情就出現了。
當時楚軍大敗鄭軍之後,鄭軍逃出五百步之後,楚軍不再追擊,然後鄭國戰車陷入了泥潭之中不得前行。
楚軍沒有趁機追殺,反而是幫助鄭軍修復了戰車,將之送回了鄭國。
這就是春秋時的各國戰爭,點到即止是為禮儀之戰。
然而,孫武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約定之戰,最出名的還是那一句,兵者,詭道也。
於是,各國之間的戰爭不再是約定好時間戰場來展開大戰,而變成了各種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只要能勝, 無所不用其極。
因此孟子評價為,春秋無義戰!
一人改變了天下的局勢,說的就是孫武,遠比縱橫的捭闔來得要猛烈,這是一人改寫了春秋。
可是,天下卻鮮人知道,孫武其實是出自遠古氏族,乃是五帝之一的舜帝后裔,妥妥的虞氏後人。
而孫武也只是這些遠古氏族之一的傑出人物,在春秋戰國幾百年間,遠古氏族不斷的有族人出世,推動著天下的一統。
如果說嬴政是華夏亙古一來第一位將華夏一統的皇帝,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在這之前的五帝、夏商周的帝王都做過,嬴政只不過是第一個真正做到中央集權的皇帝。
所以,在此之前,這些遠古氏族是真正見到過一個統一的國度的強盛,因此他們更加知道一個統一的國家的強盛, 才會不斷的推動著天下的一統。
“有請!”嬴政沒有故作姿態, 就算他是千古一帝, 對上這些遠古氏族的族長也不敢大意,“算了,朕親自去見吧!”
嬴政還是給這些族長以最大的禮儀,親自出行宮門去迎接這些遠古氏族之長。
花花轎子人抬人,遠古氏族的族長們見到嬴政親自前來,也是很滿意,但是他們也更知道如今天下的王者乃是嬴政。
因此,未等嬴政向他們行禮,就率先躬身稽首,站在宮門處行禮,等到嬴政走到他們面前才起身。
“舜帝后裔,虞氏族長,虞乘見過陛下!”
“禹王后裔,夏族族長,夏亭見過陛下!”
“天皇后裔,伏羲氏族長,伏勝見過陛下!”
三人行禮,表明了自己的來歷,一個個來頭比一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