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三十六章 秦藍策首卷【求訂閱*求月票】

“只是第一卷而已!”張蒼是愛書之人,因此,對這秦藍策也有很大的好奇,這可是集結了大秦所有人傑和百家編纂的。

因此,開篇就看到了這只是第一卷,開篇而已。

“第一卷·國之信!”張蒼和扶蘇安靜的坐下閱讀起來。

信字卷,說的是國策的長治久安,所有國策一旦施行,輕易不可動搖,哪怕明知道是錯,也不可直接更改。

更是舉例了大秦律法中一些錯誤的地方,比如秦律之中的反坐之法,誣告、誤判者,以其罪反坐。

舉例,杜郵縣令判處一對夫妻合離,但是後來發現是婆媳之間的爭鬥,婆婆告到了縣府,導致了誤判,因此,縣令以反坐罪同論,以秦律,杜郵縣令與妻子合離。

可是杜郵縣令與妻子相濡以沫,恩愛有加。

這樣的反坐就是不通情理,然而律令之下,卻不得不執行。

直到大秦新王繼位,修改了統一修改律令之後,才加以了特別註解律令,防止類似事件再有發生。

然而當年的杜郵縣令卻只能默默的承受了這一段冤屈。

“這就是國之信嗎?”扶蘇和張蒼嘆了口氣,大秦的一切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人也沒有可以借鑑的,因此,國策下行,多少都會有些錯誤,但是卻不能直接去更改。

朝令夕改,會讓官府失去公信力,也會讓百姓對律令產生懷疑。

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少府的農事衙門,為了更好的指導生產,農桑署下發了農政指導書,規範了農夫何時播種,何時施肥,挖地幾許,灌溉幾許。

然而這些對大多是地方來說是適合的,可是卻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

因此,哪怕明知有些地方不適宜,農桑署也沒法去更改指導書。

“不知道大人們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扶蘇和張蒼是被深深的吸引了,信字卷指出了很多大秦國策中存在的問題,所以,他們也很好奇金陵能把第一卷送來,顯然是已經知道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兩人迫不及待的開啟了後邊的內容。

“國策之行,牽一髮動全身,輕易不可更改,在於積怨!”

“積怨深則思變,變則通,使民思變則高官府,官府順勢而為,方為正!”

扶蘇和張蒼都驚訝了,他們看懂了,不愧是集合了百家隱世編纂的奇書,其中將百家的思想都穿插了其中。

這一個變,有道家思想,也有縱橫心術,以道家思想為主,輔以縱橫心術。

變是必須的,可是怎麼變,什麼時候變,就是縱橫家心術了。

那就是等到百姓自己發現不適合,積累起來之後,就會上稟告官府,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量,也才能證明同樣的政策在當地是不適合的。

這個時候,官府就可以順勢而為,對國策進行地域性更改,這樣一來,官府的公信力不但不會被削弱,甚至會得到加強,也會讓百姓對政令更加的認同和信任。

7017k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