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5、考卷

自朔望日宣講聖諭廣訓之後,白貴和三名同窗也入了白鹿書院做了學生,

白鹿書院每旬日一次考試,考的有帖經題、墨義題,以及最重要的制藝文,考的數量也與科舉考試幾乎趨於相同。

這一次,考試過後。

“又是榜末,可憐我什麼時候才能到前面去。”白孝文哭喪著臉,看著自己的放榜的成績,第四十三名,位於榜末。

白鹿書院有著近七十多名生員,但凡考取了秀才功名的,都要到府學或者縣學學習,不過一般而言,只有四五成才會留在書院繼續苦讀。

那些早就對科舉無望的老秀才已經早早謀了生路,或去給人當西席,或去私塾當塾師,秀才雖是功名最底層,但就業也無虞,學習好的補廩膳生還有縣裡或者府裡發的廩膳,每月糧六鬥,每年餼銀四兩,富庶的州縣還有各種補助。要知道此刻畝產糧食一年也不過五六鬥罷了。

因此縣學總是不滿員的,除了一些前途無望的老秀才,還有位列三等以上的生員不用就學之外,其他生員能入學的都會入學。故此白鹿書院有生員三十一名。

除了他們四個之外,還有八名學生學以實學。

滋水縣的玉山書院倒是有實學老師,聽說是從皖省學堂回來的肄業生,被請到玉山書院教學。但學習實學之外,也需學習一些經書。

於實學的學生而言,白鹿書院有點像是中學,而關中書院改造的秦省第一師範則有若大學,需考試入內。白鹿書院的實學學生往往要到玉山書院請教學學問。

“帖經題錯了三道,都是孟子,可見你的孟子沒有學到家。”

周元擠了進來,得意道。

在張貼名次的紅榜旁,另有一處,是專門張貼試卷的牆壁,上面按照榜單名次依序貼好,以便人閱覽。他剛剛看過白孝文的考卷,此刻胸有成竹,所以開口嘲諷。

帖經題就是後世的填空題。起源於唐朝,唐朝的明經科在考試的時候,考官任意選取經書的某段,用紙條遮住,要求考生將其默寫出來。

帖經題是試卷考試最容易的,比單純的墨義題(默寫)更簡單。

“哼!你笑我,可你的排名也比我只高了,一……二……三……七名而已。”

“而且你學了這麼多年的經學,還沒貴哥的排名高呢。”

白孝文撇了撇嘴,沒好氣的說道。

周元能在學院的榜單上不落到後四名,完全是因為另外的八名實學學生成績不行,他們只是循例考四書五經,但這隻能算是他們學習的一道科目,落後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白貴的名次則緊緊跟在三十一名生員其後,位列三十二名。

“白兄記性過人,經學嫻熟,帖經題和墨義題他一道也沒錯,而且我看了他的考卷,現在的書法也已經頗有章法了,只是太過呆板,沒有靈性……”

周元忍不住嘖嘖驚歎。

對於白貴這種記性好的“神童”,帖經題和墨義題就算送分題,這兩道題也不闡明聖賢微言大義,只需按照記憶作答就行,唯一能剋扣的點,就是字跡是否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