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5、考卷

而白貴的字跡雖不是大家風範,沒有靈性,但卻工工整整,挑不出任何毛病。這種字跡,雖不會惹主考官喜愛,但也不會失去卷面分。

“此次縣試你我還差點火候,但貴哥一定會中的。”

鹿兆鵬走了過來,篤通道。

雖然白貴這第三十二名和前面三十一名生員的考卷相差有些遠,但隨著朱先生教導制藝之道後,差距肉眼可見的縮小了起來。

“縣試只要文章可堪一讀,往往不會罷落,但是到府試,院試就難了。”

他補了一句。

滋水縣文風不盛,透過縣試不算多難的事情。但想要取得較高名次則是有些難度。簡單來說,就是滋水縣普遍儒生的水平不高,但還有一些儒生自幼就接受高水平教育,水平很高……

就好比窮鄉僻壤的地方每年都可能出幾個清華北大,但落了幾名的學生甚至連個九八五學校都上不了,二一一夠嗆。

他們也算是高水平的徐秀才教導,天然領先其他儒生一大截,又有朱先生這名早年秦省解元教授制藝之道,短時間超過大部分的儒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但是到頭幾名,這就得日積月累的功夫了。

白貴沒有理睬外邊的喧囂,他正在埋頭看書。

他早就過了和同齡人比肩學業的年紀了,以前大學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幾天之後才會翻看。而且現在去看人潮擁擠,也太過浪費時間,差了半響,再去看,亦能有所得。

不過很快,他的同窗就幫他將考卷摘了回來。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滿是硃筆批話的考卷上,當先就是制藝題的題目。

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對顏回說:“被任用就施展自己的抱負,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能做到這一點吧。”

“白兄,你這好破題啊,‘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周元拿著考卷,頗為敬嘆的說道。

“聖人”指的是孔子,“能”代指的是顏回,“行藏之宜”指的是恰到好處的行藏。“微示”則指的是孔子和顏回之間的關係,也突出了顏回的悟性,響鼓不用重槌鼓。

在考卷上,朱先生也用硃筆畫了一個圈,意思是這句的破題不錯。只不過後面的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七個部分再也沒有圈了,而是代以尖、點、直幾個符號,但幸好沒有錯號。

為了防止舞弊,在科舉考試中,閱卷官評判卷子的優劣,並不能用文字直接評價。而是用一定的符號表示。例如清朝殿試,就用“圈”(○)、“尖”(△)、“點”(、)、“直”(I)、“叉”(×)這五個符號表示。

錯號,就是語義不通,或者犯了忌諱。而其他的符號,只是優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