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身份後,不管做什麼,別人都會高看一眼,做什麼事,別人都會耐心、認真傾聽。
這點他早就嚐到甜頭。
而從清末科舉殺出重圍的他,學貫中西,沒道理會弱於此時的文人,求不到一個功名。
有了功名,道途也能好走。
“哦,你想走科舉?走的還是進士科?”
“對了,去年十一月報名,按照慣例,就是在正月二月、三月開考。”
金仙公主神色訝然,好好端詳了一眼白貴,神色猶自不信。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這個年輕道士一看,年歲和她差不多,怎麼敢妄想考進士科?!
進士科,一科只取二三十人,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是在科舉各科中最尊貴,為各科之首。進士及第的人,亦被時人稱之為“白衣卿相”。
孟郊四十六歲考中進士榜,都喜不自勝。
“等等!”
“你剛才還說自己打算靠武科,文武同時考?”
金仙公主又想了一下白貴剛才說的話,神色詫異,像是在看一個狂徒。
“公主不信?”
白貴淡然一笑。
今人並非不如古人,只是大多數人喜歡崇古。進士科考試的科目為時務策五道,貼一大經,雜文兩篇(詩賦)。論到時務策,他這個策論秀才是最不怕的,只是詩賦稍微弱一些,但有後來人的見識,這雜文兩篇只是加考罷了,並不是太過重要,他取得進士科不難。
“你要是真有才學,我願意給你找溫卷的人!”
金仙公主隨口說道。
唐代科舉,還沒有糊名制,進士科考前可以公開推舉,為通榜。即事先預列出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於其中,謂之通榜,而溫卷……則是將自己的作品送到朝中有文學聲望的人看,甚至推薦給主考官看,這就是溫卷。
可惜,唐伯虎沒有生在唐代。
不然他的科場舞弊,在唐朝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唐代,科舉前,如果沒有名聲,很容易落選。所以此刻金仙公主說出這句話,確實讓白貴動了心思。
和金仙公主談玄,就有幾分讓金仙公主為他揚名,引薦他的意思。
只不過仙童……這件事白貴是萬萬不想做的。
他不是無才之人。
既然有才,那麼將金仙公主當做他的翅膀最好。
說話間,白貴徑直走向殿內。
殿內有醮法齋儀用的紙筆和墨錠。
金仙公主及一眾宮中女婢、宦官隨同入內。
只見白貴運筆,力透紙背。
端是大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