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一童子竟然能如此善文,比進士科的考生做的也不差。”
趙構看到白貴寫的詩賦,讚道。
這是白貴刻意藏拙寫的詩賦,論水平只能算是中等。但誰讓白貴在此界此時的年齡比較小,寫的即使一般,就足以讓人稱奇了。
“會之,你看這詩賦如何?”
趙構目光看向一旁的中年紫袍官員,將試卷遞了過去,並且問道。
宋襲唐制,三品以上著紫袍。
這官員頜下三縷清須,面容方正,一副板蕩忠臣的模樣。
(秦檜,字會之。)
秦檜此刻聞言,拱了拱手,道:“且容微臣一觀。”
他說著,接過了試卷。
“這詩賦不錯……,又是神童科的考生寫的,陛下可擇錄之。”
他咀嚼這詩賦的章句,半響過後,說道。
他見識不淺,進士科中舉,而後擔任宰相,千古奇文見過的都不少,白貴的詩文,在他看來,只能算是不錯。
但他的不錯,在神童科中,絕對算得上頂尖了。
“讓……這白氏子過來,與朕談一會話。”
趙構聞言,輕笑一聲,點了點頭,吩咐道。
宦官傳令。
白貴上前,離開木案,對趙構拱了拱手,立在丹陛之下。
“你這小童且上殿前來。”
“坐在朕這裡。”
趙構擺出一副親近的模樣,指了指自己的大腿,笑道。
大腿,這意思很明顯,對白貴寄予厚望,日後是大宋的股肱之臣。
股,指的就是大腿。
肱,指的是胳膊由肘到肩的不分。
事實上也是如此。
神童科挑選出來的神童,不少人官位都做的很高,最出名的就是晏殊,官至宰相。其他的神童縱有不如,但亦是朝中大員。
另外趙構所坐的龍椅儘管象徵著天下至高皇權,但他讓一童子上去丹陛,他作親近狀,並不會太過違例,誰會去責怪一個童子。
同理,這反倒彰明瞭他這個皇帝愛賢才、重視文教。
“官家……”
“小民素來治的是春秋,《左轉·成公二年》中說道:‘器與名,不可以假人’,丹陛之上,為陛下,小民不敢違逆。”
白貴立刻就有了應對,拱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