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還有遠征將士的家屬。”
一大臣上前,提醒道。
“一同給了!”
趙構恢復了冷靜,“將家眷從巴蜀隨同犒賞一同運往秦地。不過嚴令告訴諸州,若欲劍門舊事,強弓以待……,朕既往不咎。”
他也看出了白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弊端。
儘管趙桓比他還不如,整個大宋計程車民,對於趙桓這個皇帝沒有半點敬畏可言,但趙桓即使是“廢帝”,卻也曾是大宋真正承認的天子,更是他的皇兄,守關將士想要無視……顯然不太可能。
“這是秘旨,發往巴蜀諸州。。”
趙構補了一句。
以弟弒兄,這是不悌。
這種事情……,只能暗地去吩咐,決不能明面去做。
……
臨安宋室賜予的犒賞不少。
白貴全部笑納之後,又向趙構上奏索要糧餉。
先前的是犒賞,後面的是糧餉。
兩者並不同。
趙構在垂拱殿得到白貴這封奏摺之後,大罵了一番後。只能再從巴蜀徵集糧餉,運往秦地,滿足白貴這頭惡虎。
故此,白貴雖未取巴蜀,但巴蜀這天府之國的錢糧卻被他所用。
最關鍵的點在於,雖然臨安宋室竭力剋制對巴蜀的徵餉,但巴蜀不免民怨漸起,逐漸有巴蜀之民跑到秦地。
只待時機成熟,巴蜀便可一戰而下!
得到了錢糧之後,白貴亦開始表態,領軍三萬,朝大宋故西京洛邑進軍,緩解宋軍面對金軍的壓力。
如果說取了秦地,就能威脅整個中原。
那麼攻打下洛邑之後,就會將此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以前的唐朝,就是以長安、洛邑二京遙控整個天下。而洛邑最明顯的地理優勢,就是可以藉此掌控整個中原。
洛陽盆地直抵中原腹地。
洛邑,就是控制中原的一個點。
以點控面。
有了秦地,再攻打下洛邑。
就相當於在中原腹地中直插了一柄利劍。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金軍統帥完顏宗弼立刻決定和宋人暫時議和,來應對白貴的東進。
議和時,金軍願意退還此次戰役中攻打下的宋國數州。
臨安方面,欣然同意。
雖然不管是趙構,還是朝堂眾人,都知道此刻拖住完顏宗弼是最佳的決策方法。因為白貴一旦攻下洛邑,再配合東路軍、西路軍兩路大軍, 恢復舊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