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08、取巴蜀的時機到了(求全訂)

果不其然。

殿試之中,白貴以“天命玄鳥”為第一道題,考核諸生。而這些士子的回答亦很妙,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回答了此考題。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這指的是商人的天命。春秋之時的宋國,就是商人遺民。白貴以天命玄鳥為題,就是再問“現在天命在秦,還是在宋?”

結合最近的流言。。

這是在逼迫殿試的諸位考生站隊。

站錯了,不僅會革了功名,說不定還會有殺身之禍。

考生也很識時務。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暗指現在的天命,已經到了秦王白貴身上。

秦地,或者說雍州,本就是周人舊土。

周代商,秦代宋。

考生的識相,在白貴的意料之內。但入殿試的一百三十四名考生中,連一個大宋的忠臣都沒找到,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歷代以此,敢膽篡位的人,總少不了被罵。

但他想了一下大宋的德行,和宋欽宗趙桓這個皇帝,也就理解了這些殿試士子的心情。

雖說板蕩見忠臣,可……這麼丟臉的皇帝,哪會有人前去擁戴。

再者說,秦地、隴地乃是白貴光復而來,當地計程車人階層早就沒了對宋室的敬畏、忠愛之心,現在的殿試考生做出抉擇,不要太容易。

秦地雖說在大宋手上丟失的時間不長,但秦地士人階層對宋室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好感。不提丟失秦地這茬,僅是北宋歷年科舉取士,南人中舉的人比北人中舉的人越來越多……。

就例如仁宗朝的落榜生張元,此人就是秦地華陰人。此人年輕時“以任自俠”、“負氣倜儻、有縱橫才”,但因屢試不中,最後和好友吳昊一起狠心投靠了西夏的李元昊,最後成了西夏的國相。

好水川一戰,張元協助夏軍,宋軍僅陣亡就高達一萬多人。張元並且在界上寺題詩一首:“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詩後面,留下了張元自己的一系列官職,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

韓琦、夏竦,就是當時宋朝宰相。

若說張元無才,那肯定不可能。

張元只是秦地這些士子的一個縮影。

如今白貴開科舉取士, 取計程車子盡皆都是秦隴之人, 這些人高興還來不及, 怎麼會捧宋朝的臭腳。

……

傍晚。

秦王宮,議事殿。

“民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