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一萬石!”
韓非回道。
一萬石糧食於個人來說,太多太多。可於一國而言,這一萬石並不多。當然,也不少了。給一萬石,魏國也會肉痛。
信陵君“哦”了一聲,不為所動。
韓國國事衰微,借六國的東西多了去了。現今魏國也是多事之秋,風雨飄零,他哪肯再借給韓國一萬石糧食。說好聽點是借,難聽點的話,這一萬石糧食就是打水漂。
白貴見之心中微喜
他正欲在列國之中傳播名聲。劍術什麼在其次,真正能傳播名聲,還是在於插手到列國的國事之中。就如魏無忌竊符救趙一樣,哪怕做此事之前,魏無忌籍籍無名,但做了這件事之後,就會立馬一躍成為列國名流。
韓非的一萬石糧食,正是他揚名的好機會。
他身子微微向前斜傾了一下,“自趙、魏、韓三國分割晉室自立以來,三國乃兄弟之國,同心戮力,如今韓國有難,立願意私人助韓國一千石糧食。至於我趙國,待立回到趙國,必定奏請大王,陳說利害,為韓國而奔走,以擋暴秦。’
千石糧食,於鉅鹿侯府不是一個小數字。但還在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以他如今在鉅鹿候心目中的地位,白貴確信,鉅鹿候會掏這個錢財的。哪怕鉅鹿候不願意,他也有讓鉅鹿候願意的方法。
至於奏請趙王....,他現在是趙使,有一定的自主權。
韓非聞言,垂喪的神色頓時為之一振,他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白貴,“敢問閣下是?”一千石糧食不是小數目,也唯有鉅富才能白送。
“鉅鹿候之子趙立,奉我王之命出使魏國。”
白貴拱手,言道。
此言一落,在場的賓客瞬間就對白貴刮目相看起來了。如今列國的主旨是什麼?是抗秦白送一千石糧食給韓國,這著實算是抗秦的義舉。更何況白貴是趙使,說話的分量在這裡。(秦國禁百家之學,百家對秦國自然沒有什麼好感可言。
“立公子
“多謝立公子。
落定之後,韓非心裡激動,說話有些結結巴巴起來了。
趙使說的話,豈能有假。趙使又不是秦使。韓國也沒有趙國可以貪圖的東西,相反趙國需要韓國擋住來自秦國的壓力。
“無礙,趙魏韓三國本就應當同心。
白貴笑了笑,言語擠兌了一下信陵君魏無忌,
縱然信陵君魏無忌的名聲、威望比他高,可他如今做的是列國人人稱快的大好事,藉助抗秦之義,相當於攜大勢,哪怕是信陵君也不可在這件事上壓他一籌。
幫助韓國之餘,踩信陵君上位
至於得罪信陵君魏無忌什麼的,他則是全然不在意。先不提他這個天仙何須忌憚一個凡人哪怕以今世身的身份,他是趙國人,根本無須擔心得罪信陵君之事。得罪也就得罪了。
當然,這得罪也是十分有限。總不能信陵君不答應借糧,他趙國就不答應此事了?趙國還沒到淪為信陵君的附庸。
“立公子慷慨解囊,為立公子賀!”
賓客起鬨。
眾人一起飲酒。
等過了一會,信陵君神色也看不出什麼異常,溫和的笑了笑,“魏國前年受了水災,收成欠佳,所以國庫暫時缺糧,不過既然立公子願意襄助韓國,無忌也願意出資採購齊國之糧一千五百石,送至韓國,以緩解韓國告危。”
五國伐齊之後,齊國無力西出,也不參合列國爭鬥。而齊國向來富強,經過多年的緩解,齊國並不缺糧。
韓非又起身道謝了一下信陵君。
此番他作為使臣出使魏國,儘管沒有借到一萬石糧食,但也借到了一半,這已經足可以緩解韓國的燃眉之急了。
反正借糧...是無本買賣。
接下來,眾說紛紜,從列國的局勢談到列國的制度,幾近無所不談。
“信陵君,如今趙國伐燕,不知魏國是否會出兵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