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琳琅正與尹馨和如英說笑,有門上的小丫頭來報說“有位姓張的書生求見郡主”。
“怎麼這麼快?”素衣瞪大眼睛驚訝的喃喃說道,戚琳琅打量著她的神色,便笑道:“素衣你代我先去看看吧,問問他到底有什麼事。”
素衣應命,玉串兒歡蹦亂跳的道:“奴婢也要去!”說著抱住素衣的手臂,“素衣姐姐咱們一起。”
戚琳琅對她們揮手,待她二人走了,才對孫嬤嬤交代道:“嬤嬤悄悄地去看看那人什麼樣,素衣什麼樣,回來告訴我。”
孫嬤嬤略一思忖便明瞭她話意,笑呵呵的應承道:“奴婢知曉了,奴婢這就去。”
采苓和如英在此刻也聽明白戚琳琅的用意,盡皆笑得意味深長,只有尹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最終還是忍不住問出來,“你們都在笑什麼啊?”
如英得意洋洋的衝她擠鼻子,“就不告訴你!”
尹馨氣得跳起來去追打她,如英笑鬧著往戚琳琅身後躲,眾人頓時笑作一團。
……
素衣和玉串兒來到大長公主府二進院子用於招待客人的秋菊院,遠遠的就看見有個小丫頭立在門外,看到她們過來那小丫頭便奔過來,恭聲稟道:“兩位姐姐,那位公子說他是外男,在屋子裡相見難免逾禮,所以他在那邊的牡丹亭等候。”
玉串兒向小丫頭道了謝,轉而對素衣道:“倒是個十分知禮數的。”
素衣緩緩點頭,和玉串兒一起隨著那小丫頭往牡丹亭去。
牡丹亭就在秋菊院東側不遠,從秋菊院大門處往東拐個彎就能看見。
遠遠的,就看見那圓攢尖六柱涼亭內站著一位斯斯文文的穿著一身簇新石青色杭綢直裰的年輕人,此刻他正翹首向這邊張望。
見到素衣等人,他面色一喜,急忙走出涼亭步下石階,待素衣等人漸漸走近,他便拱手施禮,“小生張若培,不知姑娘可還記得?”
素衣福身還禮,“您是張若均的兄長張大人。”
玉串兒跟著素衣福身,眼睛卻好奇的上上下下打量著張若培。見他長得濃眉大眼,像是十分憨厚的樣子。
見對方還記得自己,張若培欣喜異常,連聲誇讚道:“姑娘好記性。”
“張大人請到亭中坐著說話吧。”素衣笑著延請,說罷和張若培互相謙讓著進入涼亭。
玉串兒跟在素衣身後,並不插言,一會兒打量張若培一會兒又瞥素衣。
“不知姑娘如何稱呼?”坐下後張若培看著素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