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叫我素衣就好。”素衣答道:“不知張大人求見郡主有何事?近來郡主事忙,因故之前沒有見張大人。”
張若培將“素衣”二字噙在唇齒間,低嘆道:“好名字!”後才起身對素衣拱手,“小生之所以求見郡主,是想請郡主規勸舍弟。”
“舍弟自幼聰明伶俐,三歲便能識文斷字,家父在世時認定他日後必能成大器。”他說著神色漸漸黯然,“可家父去世後,他便將學業荒廢了,整日遊手好閒,冬日冰嬉春日蹴鞠夏日泅水……。家母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小生甚至動手打過他,可他年歲漸長,小生髮現打罵於他來說根本如過耳秋風,根本對他無濟於事。”
“上次在街上遇到郡主的車駕,小生髮現他對郡主十分尊崇,就想如果郡主能對舍弟規勸一二,或者姑娘以郡主的名義勸上舍弟兩句,舍弟必定會收斂許多。如此,也不辜負家父當年的期望了。”
素衣緩緩點頭道:“令弟的年紀的確不該耽於玩樂,令弟的年紀若從此勤學苦練,定能有所成。只是郡主的事我們這些人並不能做主,我還要請郡主示下才能給張大人回覆。”
張若培再次對素衣拱手,“正應如此,小生是想先跟姑娘交個底,姑娘也好代小生稟告郡主。而且郡主身份尊貴,即使郡主應承了小生也得有適合的機會,小生並不急於這一時。”
“那好,我這就回去稟明郡主。”素衣也起身,“請問張大人家住何處?或者去哪裡能找到張大人,不管郡主同不同意,我都好派人知會張大人一聲。”
“小生家住京東柳子衚衕,”張若培忙道:“那附近的人都認識我們兄弟,姑娘只要打聽老張家就可以。”
素衣點頭記下,便同他告辭,玉串兒始終笑嘻嘻的,此刻便攜了素衣的手跟著素衣一起離開。
張若培站在涼亭石階下,直到望不見她二人的背影這才請一直候在旁邊的小廝為他引路。
“那人的眼珠子都快掉到素衣姐姐身上了,”回到百結院玉串兒的話匣子就開啟了,嘰嘰呱呱的調笑著素衣,講著素衣和張若培見面時的情形,“……模樣也不錯……素衣姐姐雖然一本正經的,可我看她都是裝出來的,那心啊指不定胡蹦亂跳的都跟兔子一樣了……”
初時素衣還忍著笑意拿眼瞪著她,後來她越說越沒譜,素衣氣得撲過來伸手到她肋下抓她癢,她頓時咯咯咯的笑個不住,滾倒在榻子上嬌聲喊道:“哎喲……那張大人怎麼還不來……素衣姐姐都要瘋魔了……”
“大人?”采苓好奇的問道,然而如英和尹馨等人都在看素衣和玉串兒笑鬧,根本沒聽見她的問話。
戚琳琅點頭道:“是,”待采苓轉頭看向她,她才繼續道:“那人是兵部主事,正六品。”
采苓瞪大雙眼,看向素衣的目光變得驚訝又羨慕。
……
懷仁帝和安平大長公主的意見始終未能統一。安平大長公主覺得太祖遺詔不能違,因而戚琳琅必須嫁給太子以後做皇后,還要給蘇大將軍留兩個後人,以後戚琳琅生的孩子要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都要改姓蘇。
而懷仁帝認為太祖的意思是結兩姓之好,只要戚琳琅嫁給他的兒子某位皇子,就是尊奉了太祖遺詔。但他的孫子孫女絕對不能改姓,尋常百姓家的老爺子都不能同意讓自家孫子孫女跟著兒媳婦姓,更何況他是天子他的兒孫是龍子龍孫?傳揚出去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於是局面僵持在那裡,懷仁帝只得暫時頒佈了一道旨意,證實戚琳琅是蘇大將軍的後人,賜郡主府邸,享雙親王俸祿,自此改姓蘇。並昭告天下。